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22日最后更新一杯好普洱的标准(上)。
中国普洱茶网讯:杯好的普洱茶,其标准为何?对于普洱茶这个传统行业而言,这是个不太容易回答的问题。如果仅从历史价值角度去观看,整个普洱茶的发展史纷繁复杂、莫衷一是;
勐海茶厂创始人团队
中国普洱茶网讯:杯好的普洱茶,其标准为何?对于普洱茶这个传统行业而言,这是个不太容易回答的问题。如果仅从历史价值角度去观看,整个普洱茶的发展史纷繁复杂、莫衷一是;如果仅以感官品饮的角度来描述,结论虽然曼妙却很私人化;而如果单从其功效、技术角度论证,对一个拥有浓厚文化气息的产品而言又显然过于呆板僵硬。对普洱茶的认知,可以说,存在无数个维度。
导言:三联生活周刊《茶之道II》专刊本周全国面市。历经数月寻访中国大陆、台湾,日本、马来西亚等地,完成了创刊19年来单期最厚专刊,从茶史、老茶等多个角度解读了普洱。究竟一杯好普洱的标准如何?除了感官品饮还能以什么判断普洱优劣?本期三联深度寻访大益,《一杯好普洱的标准》上。
一杯陈醇的普洱茶里,蕴含的是一段民族振兴的历史。1938年,为了中国茶叶不长期落于人后,也为了生产更多茶叶换取外汇,让国家购买更多物资以应对已然弥漫在中国大地上的战火,远在法国巴黎留学的江苏常熟人范和钧临危受命,携妻带女,来到荒蛮的边地佛海,在1940年创办了佛海实验茶厂,开启了西双版纳地区茶叶生产的现代历程,它在50年代生产的普洱茶生饼"侨销圆茶"至今是老茶市场追捧的经典。而70年代,勐海茶厂试验成功的现代普洱茶人工发酵陈化技术,让普洱茶以熟茶的形式进入到更广阔的市场,对普洱茶的传播和推广直到今天仍产生着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半个多世纪以来,在此穷乡僻壤、瘴疠之区,通过一代代茶人的不懈努力,薪火相传,开创出普洱茶业的一片崭新天地。
2000年后,普洱茶行业进入了一个新时代,2004年,勐海茶厂也随之进行了改制,在70多年的时间里,始终专注于普洱茶的标准制定,并推动着行业不断向前发展。
发酵的天时与地利
普洱茶行家公认熟茶是真正考验厂家技术的活儿,要做得好必须天时、地利、人和。每发酵一堆熟茶,都需要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看茶做茶,一次制作往往涉及十几二十吨的茶菁,因此技术门槛和资金门槛都很高,发酵的风险又大,并非茶山上的小厂、小作坊就可以随心操作的,要想进入这个领域,很难。
上世纪70年代,在继承过往普洱茶生产经验的基础上,勐海茶厂率先成功掌握普洱熟茶的"人工发酵技术",它所生产的熟茶7572一直被誉为行业内熟茶的标准。作为最早研发成功熟茶"人工发酵技术"的企业,从1974年熟茶研发成功后,这里的发酵车间就成了禁地,不允许外人参观。而在勐海县的茶厂里走一圈,做熟茶的工厂都要标榜自己的气候、水源无限接近于勐海茶厂,熟茶的配方接近于7572。海内外公认的熟茶标杆7572到底是怎样的味道,要到勐海茶厂里寻找真正的答案。一直在茶厂实验室工作的科研专家、大益集团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肖海军解释,所谓"勐海味"的熟茶感觉,第一是味道比较纯正,没有酸味和中药味;第二是甜,勐海茶厂发酵车间发酵出来的茶,不管是闻香气还是品饮的过程中,都有一种甜甜的味道,这是其他地方发酵茶所没有的;第三是醇和滑,泡出来的茶用舌尖一顶,感觉到厚厚的一层,比较黏滑,不寡淡也不发酸。
位于勐海茶厂的大益科研中心
形成这样的味道,是气候、水源、技术的综合结果。不玄妙地讲熟茶发酵其实是微生物的作用,勐海的气候为微生物繁殖提供了很舒服的环境。水源也是促成发酵的天然因素之一,讲起大益的发酵,行内频频提到一源井。肖海军解释,这是厂里发酵的水源,它在老勐海茶厂紧压茶车间大楼外左侧的空地上。在没有自来水的时代,茶厂因为用水紧张,在厂区以及周围尝试打了许多井,可是要么是出水量小,要么是水质不好,一直不能令人满意,后来有人发现这块地方长满了鱼腥草,茎肥叶茂,于是就尝试在这个地方打井,没想到水质清澈甘甜,是难得的好井。肖海军告诉记者,一源井是澜沧江水域从石头里渗出来的水,矿物质的含量比较高。整个茶的发酵需要通过微生物的酶的催化作用来完成,而"一源井"的矿物质与微生物发酵催化酶需要的矿物质非常相似。
一源井
气候和水源可以无限接近,而"勐海味"形成无可替代的是发酵环境。云南大学微生物博士生导师高照告诉记者,勐海茶厂的熟茶味道来自于它从1973年研究发酵开始就没有移动过的发酵车间所累积的微生物群落,这是最具有地理标识意义的宝贵财富。"醇厚滑爽的口感,按照微生物的进化论,一定是这个地方积累几十年,形成发酵小环境之后才有的。厚的感觉是一些物质来支撑的,这些物质来自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分解,而醇的口感其实是各种微生物在发酵过程中形成了一种协调的状态,这些感觉在刚刚开始发酵试验的新环境里是没有的。"肖海军说。
茶品抽样检测
发酵工艺从研发到现在已经40年,它的工艺流程还属于机密,肖海军只能讲解发酵过程中的几个关键点,整个流程里第一个注意的是洒水,发酵必须要用一源井的水,要洒得非常均匀,这影响着微生物的作用是否均匀。第二个注意的是发酵堆的体积,发酵茶菁的数量,发酵堆的长宽高都有一定的范围,这些数据同发酵的温度直接相关。"如果堆得很高,会导致发酵过热,茶菁就会慢慢炭化,最后发酵过度。堆得过低,堆温不够,就发不熟,会返青甚至发酸。"肖海军说。而流程中还涉及到洒水量、观察发酵的成熟度、堆温、判断发酵进行到什么程度要进行下一个步骤,过去全是依靠师傅们的经验,而投入大量精力进行科研的成果就是把发酵的过程数据化,定下了一套严格的参数和标准。
大益熟茶的发酵技术已经进入到第三代的"HEMA"技术。肖海军告诉记者,它包括四个模块:健康、环境、微生物控制和醇化技术。其中H是Health-orientation,大益普洱茶第三代发酵技术以为了凸显普洱熟茶的保健功效为方向。E是Environment,强调勐海茶厂所在地理位置适合微生物发酵的生态环境和发酵40年累积的优势菌群形成的具有地理标识意义的小环境。大小环境与高矿物质含量的弱酸性水源的结合,构成了大益普洱茶发酵的微生态环境,奠定了"勐海味"的基础。
勐海茶厂生产现场
拼配带来的稳定品质
除了在熟茶研究方面所做出的种种努力,大益生茶也一直是行业内的翘楚,这得益于另一套技术的成熟--研配。
研配又称拼配,是几乎所有茶叶而不仅是普洱茶精制加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之一。它的根本原理是使用不同产地、不同品质或同一产地、不同筛号或级别的茶菁按照配方进行混合加工,从而起到扬长避短、显优隐次、高低平衡的作用,不仅使茶叶的色、香、味、形符合标准,保证产品质量稳定性和一致性,而且能生产出更具风格特点的产品,与白酒生产、中药使用中的"配方"有一定相似之处。而现在技术发展出了新的维度,不但按照等级、季节、茶区分类,还增加了年份这个坐标,用不同存放时间的原料加入到拼配中去,一起进行综合。
勐海茶厂拼配实验室
在茶叶领域一直讲究"看茶做茶",茶叶作为一种农产品,每一年因为气候等变幻莫测的因素,茶菁的情况也不一样,它不能像工业品一样毫厘不差地按照配方操作,而必须针对茶菁的具体情形进行生产。
大益集团勐海茶业有限责任公司以巨大的库存茶菁来保证产品色、香、味、形的稳定。依旧用7572做例子,肖海军告诉记者,每一批茶都会跟上一批茶做对比,有时候7572会有苦涩的味道,那就进行一些微调。另一个拼配的经典例子是大益生茶的标杆产品7542。肖海军告诉记者,7542是生产时间最长、产量最大的普洱茶青饼。它是1973年云南省取得茶叶出口权后,为了恢复传统产品出口而依据50年代"侨销圆茶"的配方和规格研制的。"现在来看它的品质非常有保障。我们一个产品在研发阶段,通常做5到8批的样品,7542做了9批。这9批口感都是非常一致,说明配方很经典,拼配技术也很到位。"想象一下,当我们喜欢或依赖上一种味道后,它却消失了,会多么令人难过。因此,拼配工艺就是这样持续地保证着我们味蕾的延续和享受。
勐海茶厂生产现场
拼配也可以提高茶叶的品饮价值。肖海军告诉记者,不同级别、不同季节的茶菁,经过存放和陈化之后的感觉是不同的,只有经过拼配才能品出茶汤的层次感来。"春茶的话,后期存放就会醇一点;夏茶,刚开始会有点苦涩,但后期会越存越浓;秋茶会越存越香。一款经典产品不但要保证当下的口感好,也要保证20年后的口感不差,要达到这样的品质,一定要经过拼配。"肖海军说。不过针对现在当下品饮和用来收藏两个不同的方向,大益也开发了侧重点不同的产品,7542最近几年加了存放过的老茶菁拼配,既适合品饮也适合收藏,而针对"生肖系列"这样有纪念概念的产品,拼配里加了特殊的茶菁,适合做收藏。
严格检测饼型规范度
科研的结果也让一些市场正在流行的概念清晰化。肖海军告诉记者,大益的研发中心对同一地区的大树茶和台地茶进行了全方位扫描,各项指标都有差异,目前来讲大树茶好或者台地茶好的结论都是简单粗暴的,必须把两种茶菁放在一个系统里,确立一个参照目标才能比较。任何生物都需要阳光,阳光照射的面不同,吸收阳光的波长就不同,合成的东西就不同。大树茶的很多芽头和叶子都被挡住了,它吸收的光一般是一些短波,长波基本上被折射了,这样它的氨基酸就比台地茶多。如果以口感为参照系,大树茶因为氨基酸多,品饮时的口感就比较鲜爽、香气更好,更滑一些。台地茶的太阳光照更充足,吸收长波光比较多,合成的茶多酚物质就比较多,品饮的口感就浓烈一些。但是如果以保健功能为参照系,台地茶又优于大树茶,那些喝起来涩涩的物质是酯型儿茶素,在抗氧化、消炎方面比较好。大树茶的价格高主要是在稀缺性上,所以它的市场价值就高,而不是从口感和营养价值上来考虑。
2022-05-03 21:5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