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一段茶缘
前些天到六堡镇了解关于六堡茶的"茶船古道"的情况,采访了近90岁高龄的老茶人李旭秋,老人兴致很高,回忆起当年六堡茶鼎盛时期的很多轶闻,说到高兴之处,老人时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采访进入尾声,李旭秋老人让笔者稍等,进了里屋,许久之后,老人拿出一小包茶叶说是要送给笔者,老人说,这点茶算什么送礼,是老人看笔者对六堡茶很了解,特地将他自己亲手"秘制"工艺做的老茶婆给笔者品尝一下,坚持让笔者收下。老茶婆也喝过不少,一二两老茶婆的价值也不贵,于是笔者便收下了。
"秘制"工艺
接着,老人便说起他这个"秘制"的老茶婆。老人说,他今年已经八十七岁了,很少做茶了,这点茶是他自己亲手做的,不多了,所以仅送这么一点。接着,老人很自豪地说,很多人说什么"不苦不涩不是茶",但他这老茶婆做出来就能够"清甜爽口",回去品过便会知道,绝对跟别的老茶婆不同的。
老人说起这个"秘制"工艺,还做了个比喻:天地间万物,总是相生相剋的,就如芋荚(芋的叶茎),吃了脖子会痒,为什么用腌坛制作过之后会不痒了呢?可见关键还是制作工艺的。现在很多名茶如铁观音、龙井什么的,之所以这么好喝,也是在于其独特的制作工艺。老人还说,六堡茶要发展,也要在制作工艺上,发掘整理传统工艺,改进现代的加工技术,做出品质优秀的好六堡茶。
据李旭秋老人说,他平日在暖水瓶里泡饮,一天下来,下午的时候,茶汤颜色已经是很红很醇厚了,甜爽不涩,非常好喝。记得一次,附近有个村民还问过他,是不是在茶里放了糖啊,茶哪里有这么甜的?说到这事的时候,李旭秋老人爽朗地大笑起来。
匆匆一试
回到梧州,笔者便按老人所说,取了一小把茶叶放入暖水瓶中泡着,便忙自己的事去了。
过了半天,差不多都忘记这回事。后来才猛然想起,用杯子盛了一大杯,喝了起来。
这下子才惊奇地发现,这茶汤水橙红明亮,很是惹人喜爱,喝着茶汤,很甜而软的感觉,而且,口感厚实,滋味浓醇,跟之前笔者喝过的老茶婆是有很大区别的,最明显的是没有其他老茶婆那股"油味"。口感很舒服。
虽是匆匆一试,却也是印象深刻。心想,一定要找个空闲之时,静心细细品尝这个老茶婆。
细细品尝
之后,工作挺忙,一直没能静心细品老人的老茶婆。笔者一直认为,要真正品茶,是必须闲暇之时,平和静心才能够用心品茶。
这天晚上,出差近十天回到梧州,身体上辛苦疲累,毕竟工作顺利完成,心情却也舒畅。于是,静下心来细细品尝老人的秘制工艺老茶婆。
为了了解这个老茶婆的特点,取出一套德化玉瓷的盖碗茶具品尝。德化玉瓷洁白晶莹,温润如玉,比较利于看茶汤颜色。
置茶量不多,大约有5~6克左右吧,毕竟知道这个老茶婆与其他老茶婆不同,还是很容易"出味"的,一般的老茶婆,用盖碗泡几乎是"君子之交"(淡如水)的。
冲泡第一道,汤色明黄透亮。
看干茶,一些叶子很油润有光泽,一些则没有光泽,不知原因。听老人说那些茶叶都是山上的野茶树采摘的,无化肥农药,很是"绿色环保"。据另一位六堡镇的茶农介绍,茶园里的老叶一般也不会大量采摘来做老茶婆,毕竟,大量采摘了老茶婆之后,会影响来年茶树的萌芽,所以,老茶婆多是采自山上野茶树的叶子。
洗茶润茶,匆匆一道,看见茶汤已经有隐隐的茶色。香不浓,是一股隐隐约约的清香。却没有平时那种老茶婆有股特殊的"油味"。因为是用盖碗泡,水温降低较快,每泡都是闷泡一两分钟便出汤了。
第一道,茶汤色清,黄中带绿,跟前些年的中发酵铁观音汤色较近似(近年铁观音发酵更轻,更绿而淡,就有点不同)。入口清润,微甜爽口,涩度很低,可以说不太感觉得出来。老茶婆的特有香气还是隐约有的。
之后的五六道,汤色都差不多,也没有明显的水味,只觉得甜润,口感偏软,确实是跟平常的老茶婆不同。
为了不浪费老人的好茶,我将泡过的茶叶塞到暖水瓶中泡。一个多小时后,倒出的汤色已经变成为通透澄亮的明黄色了,闻着一缕很舒服的香气,喝在口里,跟用盖碗泡却又有点不同,没有那么清润,却更有一点厚实的口感。
过了三四个钟头,倒出的茶汤已经是黄中带红了,喝着又是另一种感觉。没有了青味,醇滑,香气内蕴,喝着很舒服,心中有一种明净畅快的感觉。
喝着这很朴实无华的茶,就像坐在农家院子,走在田头,晒着和暖的阳光,听老人说起那些尘封的往事一样。
有蛙皮纹的老茶婆。
闷泡一小时后的汤色。
2022-05-03 21:5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