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郑州:茶城泛滥茶叶难卖 茶商考虑电商模式

发表于:2024-11-23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1月23日最后更新郑州:茶城泛滥茶叶难卖 茶商考虑电商模式<,在郑州市北茶城经营茶叶生意的张霞,最近几个月喝着醇香的普洱茶却总有一种苦苦的味道,但茶还是一样的茶,水还是一样的水,就连冲泡的人都是同一个人。这对从小在云南香格里拉布朗山下长大,从小种茶、喝茶的她来说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1月23日最后更新郑州:茶城泛滥茶叶难卖 茶商考虑电商模式。

在郑州市北茶城经营茶叶生意的张霞,最近几个月喝着醇香的普洱茶却总有一种苦苦的味道,但茶还是一样的茶,水还是一样的水,就连冲泡的人都是同一个人。这对从小在云南香格里拉布朗山下长大,从小种茶、喝茶的她来说,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

  其实,同喝酒一样,喝茶也需要心情。近几个月来,张霞在郑州市北茶城和东区宝龙茶城的两个店铺都处于亏损状态,每月三四万元的亏损怎能不让她心生苦楚呢?

  而令张霞感到不解的是,虽然茶叶生意这么难做,但是近几年郑州的茶城却在一个劲儿地疯长,从她三年前初来郑州时的七八家,一下增长到现在的17家,而且还有七八家正在招商,四五家正在选址建设。

  "市场本来就不景气,茶城却越来越多,而客户却很难增加,以后的生意会更加难做。如果不是已经在这里3年多了,真想回到家乡去。"曾经给张霞带来希望的茶城,如今俨然成了一座围城,想出去,却又不舍,不出去,只能品尝苦涩。

  茶叶难卖

  其实,如张霞一样境遇的茶商还有很多。她告诉记者,通过近期她对郑州市以及国内其他茶城的走访,她发现至少有一半的茶商处在盈亏线上,勉强维持经营,剩下的一半中,大概有20%的茶商因为长期积累了较多的客户,或者有良好的人脉关系,尚能盈利,而其他的30%则处于亏损中。

  长期以来,茶叶与白酒、月饼等一起被列为礼品消费市场的重要产品,在华丽包装的装潢下,延伸出一条长长的消费产业链。茶商们经营状况的改变是从2012年年底开始的。彼时,受中央推行"节俭风"等因素的影响,市场回归理性消费,茶叶消费产业链中的"泡沫"一下被挤破。

  "每年春节都是茶叶市场的旺季,尤其是礼品茶、高档茶十分受欢迎。不过,这两年,礼品茶市场就已经明显萎缩,可以用俩字来形容我们的生意--惨淡。"郑州市国香茶城一家茶叶公司的总经理告诉记者。

  但据记者了解,目前受影响最大的是江浙地区的高端绿茶,由于没有经过发酵不能长期保存,这一季卖不出就只能应声跌价。而对保存期相对较长的发酵茶,如红茶和普洱茶的影响就较小。如2013年价格至少在每斤3000元的西湖龙井"明前茶",今年卖每斤1500元仍然滞销。而红茶和普洱茶的价格波动幅度却没这么大。

  既然这样,那么,专注经营普洱茶的张霞为什么也陷入亏损了呢?

  "其实,不仅仅是普洱茶,也不仅仅是郑州,中国目前的茶叶市场太乱了!" 张霞说,有名品而无名牌,这是目前中国茶叶界经常说的一句话,也成了许多茶界人士的心病。西湖龙井天下闻名,但有多少消费者能说出某个牌子?安溪铁观音最近十几年来逐步得到市场认可,但谁又能像要买好运动鞋就想起耐克或阿迪达斯那样想起某个牌子?中国某个茶类的知名度往往指的是特定地域所有产品的知名度,而这个特定地域的产品,常常是有众多分散且操守不一的企业在经营,因而难免会出现鱼龙混杂的现象。这直接导致了很多消费者想喝茶而不敢买茶的现象。

  在中国著名茶叶专家欧阳道坤看来,标准的缺失则是中国茶叶市场乱和无品牌的原因。由于我国茶叶的种类繁多,有些地区的同类茶叶有上百甚至上千种的产品,而一种茶叶又涉及感官评审和理化分析两大方面,形成了茶叶标准化专业性强、覆盖面广、技术复杂的特点。加上各个种类的茶叶加工工艺大不相同,且加工工艺陈旧老套,科技含量不足,使茶叶标准的制定难度较大。没有标准就没有标准化及规模化生产,也就很难产生大的品牌。

  "中国7万茶企抵不过一个英国立顿(全球最大的茶叶品牌)。"这句在中国茶叶界广泛流传的话,的确引人深思。

茶城泛滥

  除了标准缺失、有名品无名牌这些深层次的原因之外,张霞茶叶生意亏损的原因还在于茶叶流通的主渠道--茶叶批发市场的过度重复建设。

  以郑州为例,据河南省茶叶协会秘书长李军介绍,目前郑州正在营业的茶城有17家,分布在郑州市东西南北中各个区域,另外还有七八家正在招商中,四五家正在选址建设中。

  "郑州一个市的茶城甚至比别的一个省的都多,这太不可思议了!"因生意需要经常在外考察的张霞告诉记者。在她看来,郑州如此分散的茶城既没有规模优势,又容易产生恶性竞争,像广州芳村茶叶批发市场,是全国最大的,在里面逛一天都出不来,但是它里面的功能划分很明确,卖茶的是一个区域,卖茶具的是一个区域,卖家具的又是另外一个区域,而且还有办公区、交易区、展示区,虽然规模很大,但是格局非常清晰,产业链条非常完整。不像郑州的茶叶批发市场,卖茶的、卖茶具的、卖家具的都混杂在一起,卖茶的也卖茶具,卖茶具、家具的也卖茶,给人的感觉除了乱就是不信任。"郑州最多在东南西北四个区域各设一个茶城就足够了,一个更好,不然哪家茶城都不会好过。"张霞提议说。

  张霞所言不虚,虽然郑州已建、在建的茶城有近30家,但是郑州市茶叶的年吞吐量却仅有20万吨,分解到各家茶城后可谓少得可怜。

  而如此多同质化的茶城带来的问题也不容小觑。记者走访了多家茶城的茶商,他们纷纷向记者反映,由于郑州茶城的小、散、乱,不少茶商以次充好、漫天要价的现象很严重,现在考虑长远发展的茶商都是在凭良心做事。

  经营管理欠缺是当前茶叶批发市场存在的另外一个突出问题。"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如今郑州的茶叶批发市场已经从一家发展到规模繁盛。但是,这些茶叶市场大多还是停留在以'收房租'为主要经营模式的阶段。其实就是缺乏运营。"信阳毛尖集团副总经理陈鹏说,这些茶城大多产业链条不够、产业模式单一。

  然而,即便如此,房租却一直在攀高。张霞告诉记者,在批发市场内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即房租是每年按一定的比例提升的,在市场最初招商时,很多商户会觉得价格还可以承受,但是三五年之后,却发现客户还是那么多,经营收入也没有增加多少,而房租却成了无法承受之重。加之人力成本也在持续上升,很多茶商便慢慢陷入了亏损的泥淖。

  "比起南方的茶叶市场,目前郑州市场上的茶商品牌意识和推广意识都比较弱,理念亟需升级。谁能在这些方面为商户提供专业的服务,谁就将胜出。"李军说。

  值得一提的是,不只是郑州,近年,国内大多数茶叶批发市场的建立采用的都是典型的商业地产的做法--拥有资本的市场运营者通常先开发一个区域,注入茶城的概念,接下来就是招商,仅此而已。在这种情况下,茶商要想摆脱困境,一方面需要诚信经营、树立品牌意识,另一方面也需要政府能对茶叶批发市场进行合理的规划,避免重复建设及同质化竞争。

  转型升级

  尽管茶城已经成了张霞们出不去的城,但是手握重金的投资者依然有着强烈的"造城"热情。作为河南省茶叶协会的秘书长,李军就经常遇到这样的投资者,但他都晓之以理地把他们劝了回去。

  李军并不反对投资者投建茶城,主要是他没有看到投资者有新的创意。自2003年郑州出现第一家茶叶批发市场之后,10多年间,郑州的茶叶批发市场共经历了两个代际。第一代,基础设施普遍简陋,以单纯的茶叶批发为目的;第二代,在茶以礼品路线为主的背景下,商家比较注重装修,加入了一定的文化元素。

  正在建设的郑州市东风路茶文化广场是李军比较欣赏的新一代茶叶市场。据其董事长韩跃军介绍,他所建的不是传统的茶城,而是通过挖掘茶的附加值,融合茶文化与大自然,连通茶与道、茶与商、茶与餐,营造一个整合式的体验空间。在这里,商户不用多花一分钱,就有一个宽敞、别致的体验空间;不用请厨师、服务员,就可以做一个有高品质的茶餐厅。简单地说,它更像一个生态的茶舍集中地。

  "现在经营茶城已经到了做产业链的时候,从茶叶到生活方式,茶城不能只卖茶叶,也要把茶文化带进来。一个好的茶叶市场,既是交易平台,也是传播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平台。没有文化的茶叶,只是一片树叶。"李军评价说。

  而另一种新的售茶渠道也引起了李军的注意,那就是电商。

  他称,传统茶叶批发市场一直以来都是最快反映市场动态的信息集散地,也是茶叶流通渠道的最大核心地,并且具有流通费用低、效率高的特点。但对于茶商来说,茶叶批发市场和商家越来越多,摊薄了经营的利润,随着市场租金的提高,茶叶批发市场商户已处于一个微利经营的时代。而信息化的快速发展,网络市场在茶叶流通渠道里的比例越来越大,传统茶叶市场的功能正在逐步退化。

  淘宝网提供的数据似乎也印证了这一点。2011年茶叶品类在淘宝网的销售额为20亿元,2012年则达到了34.16亿元,而这个数字在2008年仅为2000多万元。

  正如其他产业的传统企业一样,"触电"也给了传统茶商极大的想象空间。但是,他们同样有很多迈不过去的坎。张霞就向记者诉苦道,现在的店铺本身就不盈利,很难再有资金建立网上店铺,即便有资金建立网上店铺,但不懂网店推广技术,也不擅于网络促销,一段时间后网店也会与实体店铺一样成为鸡肋。

  张霞所处的困境和内心的苦涩或许还将持续很长一段时间,而她及众多的传统茶商们如何转型升级走出市场的围城,让茶成为真正的"国饮",还需要更多的人共同努力。

2022-05-03 21:50: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