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中国茶叶安全标准为何异于欧盟
食品安全问题从来不乏新闻,最近以来更是如此。
不久之前,绿色和平组织出具了一个针对茶叶农药残留检测的调查报告,该报告指出,包括着名品牌"立顿"的拥有者联合利华在内,国内9家茶企被检测出产品有农药残留。同时,这个报告还告知了消费者这样一个消息,很多符合中国食品标准的茶叶在欧洲是不合格,而中国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竟然比欧洲宽松30倍之多。面对公众潮水般的质疑,农业部、卫生部回应称,中国的标准是安全的。
中国的标准为什么会低于欧盟,这是不是意味着依照中国标准生产的茶叶就会带来更多的不安全?因为有"世界上最差的乳制品标准"在先,中国的监管机构再一次陷入了公众的不信任:你们为什么不提高标准,是不是置公众的健康于不顾?
当然,所有的针对中国食品标准的指责,都有一个隐含的前提:那就是食品的标准越高越好。如果纯粹从技术角度而言,越高的标准当然会带来越健康的食品--因为高标准往往意味着更少的副作用。但问题是,高标准可以在一个不需要支付额外成本的真空中存在吗?甚至,我们是不是可以更进一步地追问:是不是标准高到一定程度就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为此,我们有必要从标准在现代社会中的作用谈起。
随着社会分工的逐步扩大和产品工艺的复杂,标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一个很重要的理由就是绝大多数的消费者无法凭借自己的知识和能力来判定产品的品质。当消费者无法辨识这些产品的性能时,这些产品就无法在市场上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如何避免这种信息不对称?标准的出现,解决了消费者的信心问题--因为符合某项标准的产品被认为是满足了基本的安全要求,不会对人造成严重的不良影响。
那么,标准该定在何处合适?在大多数的公众看来,当符合一定的标准之后,就不会对人体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但是科学研究告诉我们,世界上并不存在没有风险的行为,生活之中处处充满风险,而且,这些风险并不是基于一方的故意,而是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注定会发生。1979年,美国学者理查德·威尔森统计了在现代社会中使每年的死亡风险增加百万分之一的各种风险,很多看起来似乎没有危险的行为,实际上都可能会导致死亡,其中包括每人每天抽1.4支香烟,自行车旅行10英里,喝一年迈阿密城的饮用水等。
2022-05-03 17:1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