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断革新让虞山绿茶香飘更久远
不断革新让虞山绿茶香飘更久远
传承工艺革新技术 开发新品提高品质
虞山不仅风景秀丽,而且盛产名茶--虞山绿茶。虞山最早种植茶树始于清代,新中国成立后开始成片拓植,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政府的扶植下,经过科学栽培的虞山茶树更加葱郁。
一座山 两代传情
今年72岁的朱振兴是新时期常熟第一代种茶人,他1961年从宜兴农校茶叶专业毕业后分配到虞山林场,退休前任林场生产技术科副科长。朱振兴说,当时虞山林场共种植了800亩茶树,是林茶间作。"那时还没有茶厂,我被分配在三峰工区负责茶叶生产。当年茶树的成活率在60%至70%之间,我的主要工作就是对茶树进行补缺。拿到省农林厅分配的茶苗计划后,我们前往苏州东山、西山买回几十万枝茶苗,都是宜兴群体种。每次采摘完茶叶,我们就在生产队仓库里支起两三个锅炒茶叶。"1962年,茶厂建办起来,车间是七间瓦房,配备两副七星灶、一台木制揉捻机,还有七八名工人。到70年代,茶厂大造厂房,机器全面更新,4台陶瓷揉捻机取代了原先的木制揉捻机,这才有了越来越红火的生产局面。
茶叶采摘后,由林场统一收购,朱振兴他们依照国家收购毛茶的标准把茶叶分成6级12等。到80年代,茶厂开始引进"龙井43"。"当时国家号召发展茶叶种植,我们从浙江中国茶叶研究所引进'龙井43',第一批种了几十亩,现在这个品种的种植面积已达150亩。另外我们还引进了早品种'乌牛早'。"朱振兴说。
1997年,茶厂正式引入白茶。朱振兴说,白茶苗的价格是普通茶苗的10倍,他们先在山上试种了1亩,1999年才开始大量引进,现在林场共种植200多亩白茶。1994年,朱振兴被省农林厅评为高级农艺师。他说,不光自己近40年的时间都在林场以茶为伴,妻子陆阿姨也在林场茶叶生产车间工作了将近40年。女儿从句容农校茶叶专业毕业后,也进了林场,现在在剑门绿茶厂任副厂长。"我希望虞山林场继续繁荣发展,培养专门人才,以茶叶的美名吸引外地客商,同时扩大市场,起到经济的开发先导作用。"年届古稀的朱振兴满怀深情地说。
2022-05-03 17: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