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乡生态美
福建:安溪铁观音茶乡生态美
--安溪感德小记
地处闽东南戴云山区的安溪县,是出产铁观音的著名茶乡。虽说我已有七十多年的茶龄,遍饮了国中包括铁观音在内的各种名茶,且故里距安溪只有咫尺之遥,可是一直无缘于茶乡安溪。今年初夏时节,机会终于来了!福建省一些文化单位会同安溪文联准备在被称为"中国茶叶第一镇"的安溪县感德镇,举办"茶乡美?感德情"采风活动,福州、泉州和厦门的文友将参与盛会,我也在被邀之列。我提前几天由北京飞到厦门,等待到安溪参与盛会。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个老茶客一次圆梦之旅,心情当然特别激动。
五月六日清晨,安溪感德镇的陈钦洲书记亲自带车到厦门迎接我。我们走了一个多小时车程,到达安溪县城凤城镇,参观过茶叶博物馆,用过午餐,继续赶路,用一个多小时走过蜿蜒的六十多公里的山间公路,到达位于安溪西北部的感德镇。只见潇潇夏雨中的"茶叶第一镇"座落于环山拥抱的小盆地中。陈书记告诉我,全镇面积221.78平方公里,全镇人口5.7万人,拥有茶园面积近5.8万亩、产量4700吨,茶叶产值超过12亿元,茶叶收入占农民人均纯收入80%以上,并已有"龙馨"、"琦泰"、"庆芸"、"溯源"等品牌的铁观音名茶享誉海内外。再从入夜之后小镇上热闹的茶市来看,这安溪西北部的小镇的确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茶叶第一镇"。
翌日清晨,陈书记陪我们到茶园采风,同行者有福建省文联副主席杨少衡和安溪县文联主席林筱聆等。我们先来到距镇政府约十几公里的岭西村茶园。但见薄雾轻笼山头,飞瀑倒挂前山,树木蓊郁茂密,沿着山坡开发的茶园层层叠叠,成一种不规则几何图形的梯田。一场阵雨刚过,采茶女正抓紧时间在茶园里采摘春茶。我们把车开到茶园旁,下车走进茶园同正在忙着采茶的采茶女交谈,她们手中忙着采茶,口中又要回答我们的提问。她们说,天晴时的茶采下来加工起来质优,可这些天来天天下雨,让茶农们很是着急,现在天放晴了,要抓紧采摘新茶。像她们这样忙着,一天下来也只能采摘十几斤鲜嫩的茶叶。
我们不敢多打扰她们,走出茶园,准备找一家茶农尝尝新茶。站在山坡上的山间公路边,一眼望去,雨过初晴的茶园分外翠绿。近年来,感德镇把生态茶园作为茶乡可持续发展工程来抓,注重打好茶园建设的"生态牌",正在探索一种"带状退茶还林"新的建设模式,即在一片茶园中,顺着坡面间隔一段距离,等高地退出部份茶园种植树林,建设茶园的护林带。因此远望过去,一片片茶园被分割包围在树林之中。这种"带状退茶还林",表面上看来要毁掉部分茶园,缩小茶园面积,但有利于茶园的生态保护,提高茶叶的质量。经过一段实验性探索,这种模式已在感德镇的茶园建设上全面铺开。我们在片片茶园中还看到,为了改善茶园的生态,在成梯形状的茶园的梯梗上大都套种着黄花菜,这些黄花菜把片片茶园镶上了边,不仅美观,更重要的是涵养了生态,提高了茶的生态质量。
我们走进山间公路旁的一户茶农家讨茶喝。岭西村的村舍稀稀落落地散落在茶园之间,我们走进的这一家农舍,一边是茶叶加工和出售的处所,一边是他们的住家,两处紧紧相连。与这户茶农攀谈时,得知他们姓上官,且岭西村的茶农都姓上官。据说是唐朝初年被满门抄斩的上官仪家族的幸存者,在逃亡时途经闽南茶乡便隐居了下来。一家三口,夫妻都以种茶、加工、出售茶叶为生,一个女儿在城里读书。我们边喝茶边聊天,还参观了他们朴素而整洁的家居,他们对当下的生活还颇为满意。杨少衡的司机还买了他家几斤新加工的春茶,颇便宜。后来到另一家茶叶公司试喝了一下,口感还不错,他认为此行他的收获最大。
告别了岭西村的茶农,我们驱车来到感德镇最大的一家茶叶公司庆芸公司品茶。这个公司不仅有座相当气派的大楼,还有名扬海内外的名茶"庆芸茗茶"。我们到达公司时,只见茶农们挑着新出的春茶排着长队等待收购。公司经理从收购茶叶的繁忙中分出身来接待我们,安排我们品茶。在茶乡安溪,品茶的方式也很特殊,通常是一溜儿摆开三、四个德化出的细瓷盖碗,冲泡三四种茶,倒在小白瓷杯里,让茶客品尝。庆芸公司的经理熟练地冲泡着刚刚收购到的春茶,让我一一品评,并评出等次来。看来这是对我这个具有七十余年"茶龄"的老茶客的考验了。好在我的味感还正常,经验也发挥得正常,几道茶下来,评得还准确,没有贻笑大方。
也就在这时,听到另一个抓生态建设提高茶叶质量的动人故事。据说近些年来感德镇党政领导和茶叶专家为了提高茶叶的质量绞尽脑汁,在茶叶施肥上做了大胆的革命性尝试。那就是不再简单地施用化肥,改用从内蒙古大草原收集调运羊粪蛋作为有机肥。在内蒙古大草原上,羊粪蛋到处都是,不是什么稀罕物,但一旦收集调运闽南茶乡,就成了宝贝蛋。而且长途运输价值也不菲。这种羊粪蛋,对于茶叶来说却是一种难得的有机肥。但开始用时也不怎么顺利,茶农不认账,镇政府只好垫付肥钱,供茶农免费使用。尝到甜头后,茶农们舍得花钱了,之后或由镇政府联系调运,或由茶农们组织的茶叶合作社调运。就这样,内蒙古大草原遍地皆是的羊粪蛋一个专列一个专列地源源不断地从万里之外运到闽南茶乡,改变了茶乡的土质,提高了铁观音名茶的质量。
在告别茶乡返京的前夜,感德镇领导和文友要我留点字给他们,于是我就挥毫写了十几件书法作品,有给友人的条幅、斗方,也有商号的题匾,有一件是送给感德镇镇党委和政府的,四个字:"生态感德"。我以为这是我近年来最满意的书法作品,它凝聚了我在茶乡三日的深刻感受,也是我对茶乡的深情祝福。(何镇邦,作者系著名文学评论家、鲁迅文学院教授)
2011年7月19日
追记于北京亚运村之望云斋
2022-05-03 17: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