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田县茶产业补助政策让上千茶农成了“茶老板”
"10台制茶系列设备,补助2万多元;2台冷冻烘干机,补助4万多元;1台茶叶液压整形机,补助8000多元……"扳着指头给笔者算了这笔账,大田县吴山乡阳春村制茶能手林因地欣慰地说,"这两三年来,我扩大了茶园种植面积,盖起了新房,这一切全托了政府补助政策的福,一台台上万元的制茶设备,没有政府的补助资金,哪能添得齐呢?"
除了制茶设备补助外,县里还在开垦茶园、修建厂房等环节进行补助。这些补助政策,帮了林因地的大忙,如今,林因地已拥有茶园面积120亩,年产干茶7000多公斤,每年仅茶叶一项收入就有30多万元。
借力补助政策,阳春村去年新增制茶设备60套,茶叶加工厂达176家,成了当地制茶专业村。
茶农林因地的发展故事只是茶乡大田一个缩影,县里上千茶农受益于茶叶补助政策,当上"茶老板"。
茶叶周期长,见效较慢,收效一般需三五年时间打磨,资金成了茶农扩大生产的一大难题,尤其是价格相对较高的制茶设备,一度难倒了不少茶农。
从2004年起,县里适时出台扶持茶业发展的补助政策,补助范围涉及开垦茶园、修建厂房、购置设备、开拓市场等,特别是在购置制茶农机设备上,县里除了对全县茶农普惠的20%-30%补助外,将制茶基础好、条件好的和洋、阳春、济中、内洋、美阳、吴山等6个村列为"一村一品"示范村,重点扶持制茶产业,增加40%的补助,有条件的乡村还出资补助,屏山乡茶叶一条街补助标准总额曾一度高达80%,一套1万元的设备,茶农只需掏2000元,这些叠加补助政策,大大激发了茶农们购买制茶设备的热情。
为提高茶农们更新先进制茶设备的积极性,县里通过举办制茶能手赛等活动,展示茶叶机械的质优、高效等魅力,将茶叶修剪机等设备作为奖品,奖励给茶农,为茶叶机械推广打开局面。
为了推进茶产业发展,2008年以来,该县多番筹措资金,拓展了农机补助范围,新增采茶机、修剪机等7大类11种机具,给茶叶发展插上"科技翅膀"。短短几年间,该县全面淘汰了落后的滚筒杀青机、手拉式烘干机等老式制茶设备,茶农们纷纷更换了高效、先进的杀青机、摇青机、速包机、揉捻机、烘干机等设备,既方便,又卫生,还减少了制茶过程的二次污染,这些先进设备与技术,有效地提升了大田高山茶的品质。
这些补助政策带来了大田茶产业发展的加速度,近年来,县里每年新增茶园面积8000多亩、茶叶加工厂200多家,如今,全县茶叶面积达8.35万亩,茶叶加工厂2100多家,年产值5.6亿元,品味俱佳的大田高山茶畅销海内外,大田成了全国唯一的"中国高山茶之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