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师成当今最时尚的职业
茶艺师是当今很时尚的职业。茶艺师古代称"茶博士",即煎煮茶、奉茶者。据载起源于晋代,经历代改进,内容到形式都得以充实和提高。上世纪80年代台湾茶人将其归为茶
文化内容,并应用于茶之经营、宣传上。
茶艺,简而言之,就是如何泡好一壶茶和品味一泡茶。主要体现在冲泡技艺上。其又分为泡饮型和表演型两种形式。
茶和天下,雅俗共赏。当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品茗休闲、饮茶养身者越来越多,而且讲究茶文化与艺术,因此,茶艺便成了风行的行当。茶艺培训班也应运而生,类别林林种种,形式五花八门。
各地劳动部门便将其纳入"劳动行业",进行管理。鉴于各地自行制订的考题很不一致,2004年国家劳动部为了统一全国茶艺"劳动技能"标准,以便规范管理,便由江西社科院陈文华等人编写了茶艺师理论和技能教材。福建省竞得"题库开发"权,由省劳动厅职业技能鉴定中心组织实施。经过福建农业大学詹梓金教授等五人三年艰辛、细致的开发,2007年该版理论与技能考题正式启用。笔者有幸参与了这一繁复的工作。从此,茶艺师认证有了全国规范的标准,统一由劳动部门实行。其他自行办班所发的证书,不具备"国家劳动技能"效用。
几年来,茶艺这一行业不断扩大,人才供不应求。因此,有的大专院校也开办茶艺专业,茶馆也举办培训班,凡此不但延伸了茶业的产业链,而且扩大了就业门路,提高了"国饮"层次。有的茶艺人员还成了茶区、企业的形象代言人,有的经过几年磨炼还自行创业,成了卖茶、操办业务的能手,受到社会的广泛好评。
但是,几年来笔者在担任茶艺师考评员及茶艺师比赛评委时,发现有的考生、参赛者茶文化知识还比较浅薄,他们只会生硬照搬、模仿表演手法,答题时有时哑口无言。有一次举办的全省性职业院校茶艺师技能大赛文考中,有的参赛者连"铁观音属何种茶类,大红袍茶叶的产地"都答不准确。说明有的茶艺人员对茶的基本精神理解不深,对茶知识掌握甚少。
笔者认为,作为一位职业茶艺人员,要注重以下几点:
要不断的学习茶文化。中华茶文化博大精深,包涵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因此,既要从书本上学,又要从实践中学;既要通读经典,又要有目标地学习专著;既要知晓茶的表象知其然,又要搞清其所以然;既要普遍掌握茶叶主要的基本知识,又要根据需要有重点地学习常遇到的问题。广泛学习茶文化,才能了解茶的历史、茶的精神、茶的美德、茶的内外传播等;掌握了茶主要的基本专业知识,才能知晓各种茶类的主要制作工艺及重要特征,不同茶类冲泡时茶具为什么不同的原因。如,绿茶为什么有"上中下投茶"之泡法?过多施氮肥为什么会影响茶品质?什么叫"开面采"?等等。
形式要服从茶的精神。茶艺表演和泡茶待客时,茶艺人员的举止、打扮、动作要与茶和谐。举止要稳重大方,不可扭捏造作;衣着要得体,不可穿低领、无袖衣、超短裙,以免坦胸现背露腿;不可浓妆艳抹,以防香气串于茶气、口红染杯;表演动作不可手舞身摇,不可大声粗气,等等,以免搅和了茶的和、清、静、雅的基本精神。特别乌龙功夫茶艺更是要小心、细致,以表现出其庄重内涵。
要分清茶艺表演与技能展示的区别。茶艺表演是把茶的文化升华为可观赏的艺术,不但要体现茶精神,还要具有表演的艺术,如动作是否连贯、优雅,与茶类、音乐、环境是不是和谐,等等。技能展示,虽然也讲究冲泡茶的手法、动作是否优美,但是更注重冲泡水平,也就是技能的高低。泡好一泡茶环节很多,但最主要的是投茶量、水温度和浸泡时间的掌握,最后体现在同一种茶泡出后的汤色、香气、滋味等方面的优次,以评出技能高低。作为茶艺人员要明了该赛事的要求,考评员和观赏者应当从不同要求去审视。一般说来,表演时泡出之茶难以达到最佳,展技时手法动作也不可能很艺术化,这都是合乎常理的。
2022-05-03 16:1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