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吉县石家坞散户茶农遭遇卖茶难
石家坞茶园里,安吉县农业局专家与茶农交谈,了解情况。
"白茶快上市了,行情肯定不错。但我们石家坞白茶知名度不高,只能卖鲜叶给茶贩子。你们的'佳友民情快车'能不能想想办法,帮大家找到好销路?"安吉村民给佳友民情工作站记者打来电话。
安吉白茶名声显赫,售价年年看涨,石家坞茶农为何找不到销路?记者赶到安吉调查。
散户遭遇卖茶难
经孝丰镇约7.6公里,汽车驶进山弯,就来到了石家坞,山间地头种满白茶。
村里约有农户60家,10年前,村民相继种植白茶,目前总种植面积约达400亩。茶农张根良种了20多亩白茶,是村里的大户。往年这时,他每天上山下田管理茶地,静待采摘时刻到来。但今年,只要天气稍好,他就开着农用三卡四处寻找客商:"找不到好销路,白茶也许就种不下去了。"
张根良的担心不无道理。这几年,安吉白茶产业发展很快,因为效益好,不断有农户引种扩种。"早几年,鲜叶刚采下来就被抢着收购,价格也好。但从2010年起,鲜叶已卖不出好价格,平均每斤只卖六七十元,而茶工工资却飞涨,利润几乎没有了。"茶农李承刚说。
2011年,受天气因素影响,安吉白茶上市普遍推迟10天至15天,采摘季节也由原来的25天至30天,猛然缩短为10天至15天,白茶鲜叶产量锐减。部分农户的茶叶刚可采摘,鲜叶就已停止收购。加上贩子竞相压价,茶农损失颇多。
发现卖鲜叶不赚钱,茶农就把鲜叶加工成干茶,有些农户还购进了炒茶机,想扭转局面。但因找不到客商,干茶也只能卖到茶叶市场,利润依然很薄。"去年到冷库藏了20斤干茶,结果第二年才卖出去,价格跌了一半,每斤100元都不到。"徐承刚说,看今年的天气,他不免担忧,也许2011年的现象又会重演。
安吉白茶是茶中珍品,是安吉的富民产业和金字招牌。2011年,该县安吉白茶产量超过1000吨,产值达11.6亿元,为全县茶农人均增收2000元以上。为何石家坞茶农的收益反而在下降?
记者先后走访溪龙乡、皈山乡、横溪坞等地,结果发现:凡与大企业挂钩,或成立专业合作社,拥有自主品牌的白茶产地,其白茶销售都不错,效益可观,而各地散户不同程度遭遇卖难。
农技专家来把脉
"白茶绝对是朝阳产业,农户要有信心!"当记者把信息反馈给安吉县农业局时,该局立即派来一位资深白茶专家,从采摘、管理、销售等各个环节,为石家坞茶农"把脉开方"。
一到石家坞,专家就上山查看茶树栽培生长情况,倾听农户诉求。"论自然条件,这里很适合栽种白茶,只要采摘得好,茶品应该不错。"专家问道,"你们有没有把茶叶拿到溪龙乡去卖过?"
李承刚接过话茬:"卖过,去过好多地方,不是价格低,就是不肯收!在溪龙乡茶叶街,商贩看茶叶还行,就问是哪里的。我说是石家坞的,他想了想最后没收。我发现,在色泽和采摘上,我们跟溪龙乡的还是有差距。"
听了村民的叙述后,专家得出结论:石家坞白茶销售难,是因为茶农没赶上产业转型升级的步伐,陷入了收益下降―投入减少―质量下降―销路不佳―收益下降的恶性循环。
"这几年,溪龙、横溪坞等地成立了白茶专业合作社,与大企业挂钩,做订单农业。农户只管生产,不问销售。"专家说,像石家坞这种散户经营,没有规范管理,没有质量认证,没有自主品牌,没有固定销售渠道,也没有终端客户的模式,已不能适应白茶产业发展的要求。
在列举了安吉白茶产业从无到有、由小变大的成功案例后,专家表示:"你们也该成立合作社,打出自己的品牌来,要么找长期定向购买的大客户。"
性子偏急的张根良打断专家:"你说的这些太远了。成立合作社,打自己的品牌,我们也想啊。可是,光有品牌能做什么。找不到销路,茶叶卖不好,茶工工资付不出,一切都是空谈。"
带着茶农找销路
茶农的愿望很朴素,当务之急是找销路。但问题是,他们只知茶叶卖不出好价格,却不问个中原因,更听不进专家的"大道理"。即便解决了一时销路,恐怕也难以长久。
记者与县农业局领导和专家商量,要想办好这件事,光找销路不行,改变茶农的认知与观念,才是第一位的。于是,经县农业局牵线搭桥,我们决定:带茶农参观安吉县做得最好的白茶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一为对接销路,二为更新理念。
次日一早,记者和专家带着一面包车茶农上路了。到了安吉千道湾白茶有限公司大厅,记者表明来意,陈总经理快人快语:"也许你们很困惑,为什么别人的白茶能赚钱,你们的却赚不多。想要白茶赚钱,不是一朝一夕能做到的。市场是靠打出来的。"记者询问是否可以对接销路,陈总说:"我不打包票。鲜叶到时拿过来,觉得好就收,觉得不好,你们还是拿到市场上去卖。我们做企业的,是讲究质量的。"这番话一出,气氛变得有点凝重。
第二站,我们奔赴安吉宋茗白茶有限公司,年轻的董事长许万富已在门前等候。"宋茗"是安吉数一数二的白茶企业,采取的是"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拥有自主基地1000多亩,对接茶农茶园3000多亩。"鲜叶原料有缺口,农户愿意对接,当然欢迎。收购价也比市场价高出10%。"
谈到普通农户如何经营,许万富认为,白茶产业已到细化分工之时,打品牌、拓市场,代价太大,这是企业该做的事,而农户只要专心抓好生产管理即可。说话间隙,客厅里来了两拨江苏客商。"你看,不愁销路。"许董说。
尽管爽快地答应与茶农对接,但许董提出了三点要求:一、必须有人负责石家坞所有茶农鲜叶的收购和运输;二、鲜叶采摘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三、农残不超标。
最后一站是安吉龙王山茶叶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潘元清问道:"石家坞有没有特别大的农户,可以自己办个小茶厂,如果有,我们直接与茶厂签订合同,只要按企业标准生产,就全部定向收购。"
初步对接成功。当然,石家坞白茶最终能否销得好,关键在于从来"只管耕种,不问市场"的茶农,能否经受得住市场考验,能否跟上产业转型升级的脚步。
记者手记
市场在哪里
连日来发生的一些事,发人深省。
因为身兼记者和"家乡儿女"双重身份,乡亲们反映问题时毫无保留,总是扯着嗓子大声嚷嚷。农户张根良拜托我找销路,用的也是命令式的口吻:"茶叶好坏你别管,你就帮我找销路。"
专家在分析原因时,他们也几次打断,还动不动抛来一句:"大道理我们也会讲。"当我建议先与企业对接,确保鲜叶不贱卖,而后逐步加入"公司+农户"模式时,几乎没人响应。这时,有人轻轻咕哝:"像陈家女儿那样卖茶叶是最好的。她在苏州有大客户,卖上千元一斤,光卖茶叶就能赚好几万元。"
我一遍遍地引导他们:"不可能马上就找到大客户。"但我始终把一些话藏在心底:如果连县内的企业都不愿去参观对接,又怎能盼大客户自动上门?
看大家积极性不高,当晚,我又与威信颇高的张根良通电话,让他组织村民去参观。他答应了,但对结果不抱期望。"找到直接买茶叶的大客户,才是最好的。"他在电话里再次表达了想法。
次日在千道湾公司参观时,专家提议陈总讲讲自己的创业史,还不到5分钟,乡亲们就坐不住了,有的甚至直接回面包车睡觉了。末了,陈总邀请大家去农家乐吃午饭,谁知小面包车在岔路口掉头了。"我们不去吃饭了。跟大企业家在一起难为情,他们也说得太深奥,听不懂。我们直接回家了。"张根良在电话里说。
就这样,乡亲们把我"抛弃"了。无意间,他们也抛弃了市场。
乡情与职责,迫使我走完这趟对接之旅,也初步谈妥了两家企业。我也允诺,白茶上市时,再带他们去企业做最终的对接。
本该高兴时,我却颓意顿生。我被"抛弃"没关系,可是农户们这样抛弃市场,总会被市场抛弃。
石家坞之忧,不在茶叶销路,而在农户的头脑里。
2022-05-03 16:1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