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从凯与他的《中国古代茶法概述》
【导语】近日,彭从凯经过六年时间研究撰著的《中国古代茶法概述》由中国文史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中国古代茶法概述》分绪论、唐代茶法、宋代茶法、元代茶法、明代茶法、清代茶法六章,58万余字。
一位不以茶为业的新闻人,从普通茶客至熟知茶事茶道,再到为茶著书立说,剑走偏锋的背后,体现了一个治学者的执著与严谨,其艰辛也是可想而知的。
偶得机缘,踏入茶事门槛
说起对茶的喜爱,对茶史研究的执著,彭从凯滔滔不绝。他说,这源自于与朋友匡亚的交往。匡亚,国家一级评茶师,以茶为业,经营着巴中最具中国古典韵味的老字号茶馆清茗七碗茶和茶叶茶具专卖店七碗茶叶。彭从凯是那里的常客,受其影响,渐渐爱上了茶。七碗茶馆里摆放着很多与茶有关的书籍,他一边品茶,一边翻阅,久而久之,便品出了"茶道"。
彭从凯接触茶不久,就写成了《茶意浓时心自醉》,并拍成电视散文。有人说他附庸风雅,有人说他误入歧途,但他从不在意别人的评说。
2004年的一天,有朋友送给他一本《蒙山茶话》,"蒙山人可以写《蒙山茶话》,我为什么不可以写写通江茶话呢?""冥冥之中有一种无法割舍的缘分,说是缘分,实际上那是对故乡的一种眷恋,一种期盼。通江,我生于斯,长于斯,虽然游子般长年在外谋讨生活,但对故乡的情感却是愈来愈浓烈。"彭从凯说,"通江茶事文化积淀深厚,茶事兴衰的历史对今天茶业发展很有借鉴价值,茶事资料散佚有抢救的必要。写一本关于通江茶叶与茶俗文化的书,也算是对故乡尽一点微薄之力。"2005年,彭从凯便把这个想法付诸行动。
于是,他开始钻入典籍,搜罗史料,十数次上茶山实地采访。就是所拟题纲,也反复修订了十余次,并把通江茶事放在四川茶事的背景下考察论述,使《通江茶事概览》特色明显。
2006年9月,20万字的《通江茶事概览》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茶学家、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秘书长、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所长王云这样评价《通江茶事概览》:"这是研究四川东路茶事的专业著述,在我国尚属于首部。"该书荣获四川省第十三次地方志优秀成果一等奖,便是对其价值意义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