镀金的古树茶?还是泡沫
茶源网讯:2007年中旬,在多方力量的合围下,喧嚣一时的中国普洱茶市场崩盘了。
行情急转直下,那些满仓满库的普洱茶,原本可以卖出上千万元的市场行情,如今瞬间缩水成几百万甚至几十万元--作为普洱主产地之一的云南省勐海县茶老板们,心里想得更多的是要不要去跳楼。
那一年,古农茶业的创始人岩文还在倒卖茶叶,暴涨暴跌的价格曲线同样把他折磨得够呛。于是,岩文下定决心转型到茶行业的上游--做一个能扛住资本市场风雨的普洱茶品牌。自2007年起,岩文每卖两千元钱的茶叶,就往山上的工地汇两千元款,最终他在位于云南省西南部布朗山的老班章寨附近,拥有了一个简陋的初制所,专门制作古树普洱茶。
古树普洱茶不同于普通普洱,指出的是树龄百年以上的野生老茶树茶。岩文可以算作首批进入古树普洱领域的茶人之一。这群人在普洱专家、知名评论家李国标(网名白马非马)看来,恰好为同质化严重的普洱大盘市场,开辟了一条差异化发展之路:"普洱茶在中国发展有两次浪潮:第一次是大盘时代,炒作普洱茶'越陈越香'概念,最终以崩盘告终;第二次则是小盘时代,炒作传统大品牌和名山古树等稀缺性资源。"
彼时,岩文所选择的布朗山还是一座不为人知的山,老班章只是一个贫穷闭塞的普通村寨,老班章的茶还不区分老树和台地、大树和小树--毛茶单价仅为每千克15元。
然而仅仅5年以后,这些树叶的身价就高过了黄金。现在,每到春秋两个收茶季,来自全国各地的大老板们用布袋提着成捆的现金,开着豪车在山路上颠簸两个钟头,来到这个距离缅甸仅60公里的偏远山寨,争着从满山的老茶树上,"求"得几片珍贵的叶子……
1000平方米新居,5000亿元存款
年近五旬的杨爱华长得黑黝黝的,干瘦,身上那件曾流行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蓝干部装褂子,因为常年不清洗也显得灰蒙蒙的。他身上唯一光亮的色彩,或许只有手腕上那只爱伲族的银手镯。
一眼望去,四处透风的窝棚里蹲在火塘旁煮茶的老杨,与任何一个生活艰辛的穷老汉没有一丝一毫的差别。只是,刚刚忙完春茶的茶农老杨,拿到了今年的第一笔收入--现金100万元。
在距离简陋的窝棚不足50米的土路旁,一栋占地500平方米的3层楼房正在修建:下面两层采用当地刚刚流行的砖石结构,上面一层则是传统的木质结构。这是老杨的新居,还有一个月就完工了,耗资近200万元。
事实上,在这个海拔1800米被叫做老班章的村子里,老杨的资产,绝对称不上大户。
李开华(化名)也在修新房子,占地1000平方米,"花了200来万,不到300万"。过去的两个月,他卖茶的收入是200多万元--多多少,老李不肯透露,同行的傣族人老根笑称"起码260万",老李没有反驳。
村子里,时常有没上车牌的越野车呼啸而过。老根指着这些"三菱"、"丰田"解释:"这些都是本地人从缅甸买的日本车,不能上牌。他们家里一般有两辆车,一辆上牌的轿车停在山下,用来进城,一辆没上牌的越野车用来爬进村的山路。"
山路异常颠簸,到处都是修路的工事。一场雨后,二驱的汽车只能陷在泥坑里等人解救。而运物资进山的大货车,压根不敢踏上红土的山路一步,只有停在路边等雨停,等大地重新干燥。而某段山路的拐角或者山坳,则偶尔可见被遗弃的看上去完好无损的皮卡车,老根指着其中停在山坡上的一辆说:"那里是以前上山的老路,那辆车停在那儿有三四年时间了。这儿的村民都这样,车在路上坏了就扔掉,步行上山,回头买辆新的。"
进村,挂着"老班章"三个大字的原木寨门后,赫然立着中国首家"山寨银行"--首家进驻山寨的银行网点。在银行门上的液晶屏上,滚动着一行红字:热烈祝贺云南省农村信用社存款突破5000亿元!值得一提的是,自2013年底这家山寨银行开业,127户的老班章村民,仅用4个月的时间就存了四千多万元。
事实上,当前文所提到的古农茶业创始人岩文10年前第一次到老班章时,这里还是勐海县有名的贫困村,"没有路,开车上山需要4个小时,当地人穷得没有裤子穿,女人随便扯块布当裙子,裸着上身"。
然后仅仅因为拥有"古树茶",财富便开始在这里一夜聚集。
2022-05-03 16:0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