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茶企角力资本市场“黄山毛峰”冲刺A股IPO

发表于:2025-01-21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21日最后更新茶企角力资本市场“黄山毛峰”冲刺A股IPO<,黄山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一平近日向记者透露,公司股改已经完成,并于2011年4月完成首轮融资,公司打算明年初递交上市申报材料。如果该公司成功IPO,"黄山毛峰"或将成为A股市场一只纯正的茶叶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21日最后更新茶企角力资本市场“黄山毛峰”冲刺A股IPO。

  黄山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一平近日向记者透露,公司股改已经完成,并于2011年4月完成首轮融资,公司打算明年初递交上市申报材料。如果该公司成功IPO,"黄山毛峰"或将成为A股市场一只纯正的茶叶股。

  茶企欲上市已经不是陌生的话题。各地已有众多茶企引入外部资本,谋求上市。业内人士认为,将现代的管理团队和商业模式与传统茶业结合起来,中国茶业的发展希望很大,但同时应当看到,茶企要上市有一些内功必须先练好。

  "黄山毛峰"冲刺A股

  1856年,安徽歙县人谢正安在黄山云雾茶的基础上,借鉴徽州炒青"屯绿"的工艺创制新茶,名曰"黄山毛峰"。谢正安在上海漕溪路开创的"谢裕大茶行"也因此一炮而红。2010年,谢裕大茶行改制为黄山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公司董事长谢一平是谢正安的第五代孙。目前,公司已连续6年位列中国茶叶百强榜前30,近几年的年销售额和利润增长率都保持在30%以上。

  谢一平介绍,2009年底,黄山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正式确定上市目标。2011年4月,黄山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将黄山旅游(600054,股吧)的大股东黄山旅游集团有限公司、永新股份(002014,股吧)的大股东黄山永佳(集团)有限公司作为战略投资者,合作完成了首轮融资,募集数额达6000万元,目前股改完成,明年初将进入上市辅导期。公司掌握的茶园有一万多亩,可以很好地保证原料供应量稳定。同时,公司已建立了7条生产线,最多每天可以加工茶叶3万斤左右。谢一平还透露,2011年,黄山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实现纯利润1800多万元,2012年可以实现纯利润2500万元以上。"2013年纯利润力争达到4000万元。有了这样的业绩,即可正式进入上市辅导期。"

  相对于原料和加工,下游的销售是谢裕大面临的短板。谢裕大茶叶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总监叶永蔚表示,"与资本市场对接后,募集资金可以充实茶企的现金流,帮助茶企建立自己的物流体系、扩张自己的销售网络。"

  众多茶企角力资本市场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有绿茶、红茶、黑茶、黄茶等6大茶类,20个产茶省,8000万茶农。如何将产业做大做强,历来是众多茶业人士的心头大事。记者了解到,在资本市场日益兴盛的今天,茶企涉足资本市场的脚步一直没有停止。

  继武夷星借壳中国矿业、龙润茶借壳龙发制药相继在香港上市后,天福茗茶再登港股,2011年9月开始正式招股,招股价介于4 .8元至6 .8元,最多募集资金14.18亿元。

  将目光锁定A股市场的茶企也并不只是谢裕大一家。据了解,国内众多大户茶企正不约而同地酝酿涉足资本市场,形成了A股市场群雄角力的局面。

  安徽目前另一家明确提出上市目标的茶企是致力于六安瓜片和霍山黄芽销售的安徽一笑堂茶业公司,公司成立于2005年,2009年就成为安徽省茶业唯一通过审查的农业上市筹备企业,提出欲抢登创业板。

  2011年4月,福建安溪铁观音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拟首次公开发行股票(A股)并上市,现已接受招商证券(600999,股吧)的辅导;同年8月,武夷山老记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也曾向媒体透露,欲成为皇权集团在内地打造的第二家上市公司。

  此外,杭州山地茶业、云南龙生普洱茶业等也都将上市列入公司发展规划。

  "茶叶企业谋求上市,是好的现象。资本是推动发展最直接的外力。"叶永蔚说。

  在叶永蔚看来,由于茶行业具有投入产出的周期较长的特点,要真正做大做强茶行业必须依靠资本市场。一旦有企业成功上市,获得资本市场的支撑,将有效地提升品牌影响力,并在规模和发展速度上更快地与其他企业拉开距离。

  "相对于天福茗茶、龙润等以终端销售为主的企业,像谢裕大这样的集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茶企进入资本市场,借用资本的力量撬动龙头企业发展,对茶产业和茶农的影响会更大。"谢一平说。

  以黄山市为例,全市70万亩茶园,70万茶农,企业高速发展能带动70万茶农致富,社会效益难以估量。

  要上市先练好内功

  按照中国茶叶流通协会的统计,全国茶叶生产总值2011年将达到500亿元,整个行业已经连续10年保持了超过20%的增长速度。按照此速度预计,未来五年内的产值将达到1000亿元。业内人士认为,即便是如此巨大的市场潜力背景下,制约中国茶叶企业上市步伐的因素还有不少。

  首先,跟国际大企业相比,目前中国茶叶企业都存在规模小、销售额低问题。

  长期以来,中国的茶树种植以农户为主体,平均每户仅一亩左右,缺乏集约化、规模化生产,导致茶叶品质难以控制。有数据表明,印度只有相当于我国一半的种茶面积,茶叶产量却大致与我国相等。

  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王庆称,中国茶叶企业在2000年前后有6万至7万家,经过几年的淘汰,现在还剩3万至4万家,而中国每年的茶叶产量在140万吨左右。按此推算,中 国平均每家茶叶企业的年产量只有40吨左右。

  茶叶产量不多,销售额自然不会很高。有数据显示,不产一片茶叶的英国立顿红茶年销售额在30亿美元以上,而中国整个行业中,没有一家企业能够占据市场份额1%,前10名品牌企业加在一起的销售额不到100亿元。

  其次,中国茶叶企业的毛利率还很低,有数据显示,从整个行业来看,平均利润率只有15%-20%。

  记者在安徽名产产区采访时,一些茶企负责人表示,鲜叶收购价近年年均上涨20%,分拣工人工资、燃物料费、运费等费用加起来,加工成本将净增15%,鲜叶成本在茶叶上市售价中约占60%。2011年谢裕大实际产值1.17亿元,人工工资1000多万元,收购成本5800万元,加工成本1800多万元,毛利不到30%。

  第三,大多茶企发展时间都较短,且多属家族企业,财务制度不健全,内控制度很不完善,往往造成会计信息失真,这也是茶企上市绕不过的一道坎。

  "上市只是一个企业的成人礼。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就有上市的需要,就如人的成长发展一样,对于企业来说,上市只是一个开始,只有经受住后续的治理、发展考验才意味着经营规范、持续盈利。"和君咨询集团高级咨询师蒋同说。

  中国茶企如何积蓄内力?专家有如下建议:茶企应该注重经营创新,建立品牌的核心竞争力;注重知识管理,打造一支专业化团队为企业服务;改革内部管理架构,建立知识型企业,创造共享文化。

2022-05-03 16:03:0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