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武夷山文化旅游渗透传统茶产业

发表于:2024-11-25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1月25日最后更新武夷山文化旅游渗透传统茶产业<,2005年,因销路不畅,武夷山数万茶农守着10万亩茶园,愁眉不展;今年,武夷山全市茶园总面积达13.8万亩,预计全年茶叶总产量7300吨,茶业总产值将达15.33亿元。目前,武夷山14个乡镇、街道、农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1月25日最后更新武夷山文化旅游渗透传统茶产业。

  2005年,因销路不畅,武夷山数万茶农守着10万亩茶园,愁眉不展;今年,武夷山全市茶园总面积达13.8万亩,预计全年茶叶总产量7300吨,茶业总产值将达15.33亿元。

  目前,武夷山14个乡镇、街道、农茶场均产茶,种茶行政村86个,占75%;全市涉茶人口近6万人,占25%;传承人12个(其中国家级1个、省级2个)。全市注册茶企业1215家(其中龙头企业国家级1家、省级2家),现有有效注册商标2249件(其中证明商标2件)。去年,茶企业纳税3800万元,农民人均茶叶纯收入2260元,占25.3%。茶产业已成为当地重要的富民产业。

  那么,武夷山茶产业是如何一步步发展起来的?7月6日,记者就此进行深入采访。

  创建品牌,质量意识深入人心

  武夷山独特的生态环境,空气、土壤环境,形成了它独特的品质,这种品质是其他茶不能模仿的。但是,要想茶叶的味道好,仅有自然条件还不够,更重要的是武夷山人工艺独特的制作技巧,而这也成为所有武夷山茶人的骄傲。

  俗话说,三天是茶,三天是草。一到谷雨前后,武夷山的茶农们就要时刻注意天气的变化,来决定不同品种的采摘时间。武夷岩茶每年只采春茶,茶农采茶,一般来说清晨不采,有露水不采,阴雨天气不采,正当午时也不采,傍晚的茶青由于采摘回来之后没有日光的自然倒青也不采,这样就能保证岩茶特有的品质。而一到春天,武夷山人家家户户都忙着采茶、做茶,空气中到处都弥漫着茶的清香。几百年来,武夷山人世代传承的不仅仅是原汁原味的制作方法,还有对茶一丝不苟的执著与热爱。

  武夷岩茶历史悠久,其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山市茶园大多错落于山林间,茶园之间有树木隔开,形成良性生物链,天然防治病虫害条件良好,所产茶叶是典型的有机茶。茶产业在武夷山举足轻重,茶农们像爱护自己的孩子一样精心保护茶园,努力不用农药,实在要用,就用由专业机构配置的生物农药。武夷山市委、市政府也加强源头监控,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建立了20多个茶叶病虫害测报点,并及时发布"茶叶病虫害情报";在每年的茶叶施肥、施药之前,都组织工商、茶叶、农业、技术监督、供销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全市农资市场进行大检查,遏止禁用农药在茶区的销售和使用。

  为鼓励茶企业创建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园基地,武夷山市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奖励政策,对有机茶获得省级以上认证机构认证、茶园面积不低于300亩的茶企业,政府给予一次性1万元的奖励;获得省级以上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认证的企业,政府给予5000元的奖励。这些激励措施极大地激发茶企业开展无公害茶、绿色食品茶、有机茶申报认证的积极性。目前,武夷山市11.5万亩茶园均是无公害生态茶园,已创建绿色食品茶园和有机茶园近2万亩。

  同时,武夷山市还设立茶叶质量检验所,配置先进的检验设备,制定规范的检验制度;出台文件,要求企业严格按照标准生产,并建立原材料可追溯台账;设立茶企质量档案,茶叶投放市场前必须报检,合格后方可出厂。

  自2002年2月武夷岩茶获得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后,武夷山市就严格按照保护要求,制定了武夷岩茶质量标准。目前,全市已有170多家企业获准使用原产地标志。在茶叶市场监管上,武夷山市按国家标准实施监督检查,经常性地开展岩茶市场整顿工作,在度假区,还设立了茶叶产品质量检验鉴定工作站,为游客提供鉴别服务。

  一系列有效的措施,保证了武夷岩茶质量。在国家、省的定期检验中,武夷岩茶的农药残留量、重金属等各项指标的合格率,已连续8年都达100%。

  在打好质量的基础上,武夷山着力创建品牌。武夷岩茶肉桂于1985年、1989年连获国家农业部名茶奖;1993年、1995年,连获中国农业博览会金奖。2003年,武夷山被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唯一的"中国茶文化艺术之乡";2005年武夷山获全国三绿工程茶业示范县(市);2006年,武夷岩茶(大红袍)传统制作技艺作为全国唯一茶类被列入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并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2006年,武夷星大红袍被北京钓鱼台国宾馆授予指定用茶,并成为福建省获"中国名牌农产品"称号的唯一茶产品;2006年,大红袍绝品入藏国家博物馆。

2022-05-03 15:51:2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