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易武茶马古道的古文化

发表于:2025-01-21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21日最后更新易武茶马古道的古文化<,古茶园易武至今还有古茶园11430亩,主要分布在麻黑、高山、曼洒、曼乃、曼腊等几个地方,全乡各个地方均有零星分布位于麻黑村委会的古茶园最具代表性,茶园面积4700多亩,有茶树56.4万余株,这片茶园均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21日最后更新易武茶马古道的古文化。


  古茶园

  易武至今还有古茶园11430亩,主要分布在麻黑、高山、曼洒、曼乃、曼腊等几个地方,全乡各个地方均有零星分布位于麻黑村委会的古茶园最具代表性,茶园面积4700多亩,有茶树56.4万余株,这片茶园均为老茶树,从明朝初期起就开始在这里种植,在清雍正至道光年间得到进一步发展,清末和民国不间断地补种,增种,由此形成了如今的规模

  古茶座

  易武茶产业的发展,在漫氏的历史长河中,由于受到国内外战争、社会动乱、天灾人祸、方针政策的影响,时而兴旺发达,时而冷冷清清,在清嘉庆、道光时期茶业发展达到顶峰,易武茶区(包括漫撒茶山)茶民众多,茶商云集,茶庄林立主要茶庄有:同兴号,大约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年),是易武建立最早的茶庄,与同庆号、乾利贞、同昌号多年形成四强之势其他茶庄还有东和祥(义兴祥)、泰东祥、宋兴昌、元泰丰、鸿庆号等

  古民居

  明洪武年间,中原汉族人口大量迁入石屏明末清初,六大茶山o;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发展茶业的巨大优势,吸引了部分石屏等地人迁入易武清乾隆年间至道光年间,易武土司用窑泥制造砖瓦坯,造瓦窑烧砖瓦,建盖四合院民宅,其建筑结构和布局与江南各地略同易武现存的古民居一般是砖土木结构,即房屋结构用木质穿斗,外墙用砖石打基石,上面用土夯筑山墙,房顶用筒瓦铺盖的四合院为正堂两耳的二层楼房,正大门前是用青石铺设的正方形天井,正面上房为堂屋,堂屋两边为主人卧室,每边用木板隔分为里间和外间长辈多住里间并铺没有地板,中间为堂屋,作为祭祀活动和接待亲戚朋友及设宴席专用,有时用于粮米加工的临时作坊楼上用木板相隔,有的用作堆放家什用具,有的用作接待远亲留宿之用正房下左右建有二层楼的耳房,下面为灶房,楼上一般作粮食储藏室房屋一般是坐北朝南或因地形而为坐南朝北,屋脊两端翘起,左端微高,右端稍低,意为:左青龙、右白虎整个民宅建筑风格和各种花纹雕刻及禽鸟图案,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

  公家大园

  该大园被认为是茶马古道的起点之一,是茶文化在易武的见证清乾隆至道光年间,易武、倚邦、攸乐、曼撒、曼砖、革登70%的茶叶均在易武集散,呈现一片繁荣景象约400余年的10株大榕树紧紧围绕着公家大园,树冠高大,枝叶茂盛,仿佛在迎接八方来客榕树的根系当时还被马帮运茶出发前用来栓马

  2006年,在易武原关帝庙旧址仿照关帝庙建筑风貌,建成普洱茶古六大茶山茶文化博物馆o;,占地面积951.9平方米,馆内收藏有石刻碑文、木匾、清代字据契约和当地老百姓祖传的制茶、泡茶、马帮驮运茶的工具,各茶庄、茶号生产的茶叶样品,有关茶文化历史书籍等计364件

  作为普洱茶六大茶山之一,和普洱茶的原产地,易武在清朝光绪年间,一度是云南六大茶山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也是茶叶生产、加工和集散之地各种商号、茶庄、店铺如雨后春笋般纷纷出现,商业繁盛,马帮不绝o;就是对易武古镇那时的真实写照

  茶业的发展不仅增加了当地群众的经济收入,而且还促进了其他(传统)产业,如:种植业、加工业、纺织业、商业、交通的发展使易武呈现出商旅民工云集、店铺茶庄林立、骡马、牛帮塞途o;的繁荣景象

  大量汉人迁居易武种茶、制茶、卖茶,既恢复和发展了茶业;由于当地土著民族与汉族共同居住、共同耕作、共同从事茶叶生产、加工,又促进了各民族的交流与融合同时,汉族的花灯艺术、教育形式(私塾)、酱菜加工、农具制作、建筑技艺(四合院)、纺织技术等大量先进的汉文化传人了易武,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

2022-05-03 13:34:19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