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老化导致桃园龙潭采茶工长期短缺
"天公呀,落水呦,阿妹呀!戴顶草帽来到坑水边…",在桃园县龙潭乡乳姑山茶园的采茶阿嬷,头戴斗笠用客家花布把自己包得密不通风,随着歌声将新鲜茶菁规律放进身后竹篓中,攀谈之下,才发现这群采茶妇并非龙潭在地人,是一早搭乘卡车前来挣钱的外地采茶工。
素有"茶乡"之称的龙潭乡,每到东方美人茶、桃映红茶采收季节,因年龄老化,当地奇缺采茶工,茶农只好各显神通,从外地调人,让一辆辆卡车远从新北市三峡、新竹县新埔满载采茶妇前来采茶。
"龙潭缺采茶工非短期问题!",三代在龙潭经营茶园、龙潭乡公所主秘徐荣俊表示,龙潭乡从清朝至今盛产茶叶,因此博得"茶乡"美名,当地生产包种茶为主,民国六○年代开始,从日本引进"背负式采茶机",改以机器采茶,让当年以手工摘采茶叶的采茶女"失业",也使手工采茶技术逐渐失传。
十年前,龙潭开始发展精致茶业,东方美人茶、桃映红茶受到青睐,但必须以手工摘采茶菁,在采茶季节时,发现当年的采茶女已成"采茶嬷",采茶人力老化凋零,且人数锐减,在招不到当地采茶工下,茶农只好不惜重本,向邻近县市"招兵买马"。
龙潭乡农会推广股专员陈孟文表示,十年前能找到廿位当地采茶工就堪成奇谈,因推展精致茶业,各茶农都会培养自己的采茶工,如今龙潭在地采茶人数翻了二倍,约有五十人,但平均年龄达五、六十岁,他们在茶季仍供不应求。
龙潭乡内有五百公顷茶园,每到茶叶采收季节,保守估计,需要百人以上采茶人力,在地人工完全无法满足需求。
龙潭乡内采茶工薪资一天约一千二元,从早上七点开工,至下午四点结束,中午休息一小时,便当、茶水及交通由业主支付,算是辛苦钱,加上需忍受烈阳日晒,年轻人"根本吃不了苦",对采茶望之却步,而许多采茶工子女也不甘让父母吃苦,纵使本身愿意,"子女的反对"也是造成龙潭缺少采茶工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