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河南大红堂茶业有限公司成功开发“秋老白”系列秋茶

发表于:2024-11-07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1月07日最后更新河南大红堂茶业有限公司成功开发“秋老白”系列秋茶<,茶叶是信阳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关系到百万茶农的生存大计。谁说"秋不如春"?河南大红堂茶业有限公司敢为人先,开发出一系列高品质的秋茶,并成功注册"秋老白"茶叶商标,实现了秋茶资源利用的品牌化,也实现了茶
茶饮趋势编辑 2024年11月07日最后更新河南大红堂茶业有限公司成功开发“秋老白”系列秋茶。

  茶叶是信阳市农业主导产业之一,关系到百万茶农的生存大计。谁说"秋不如春"?河南大红堂茶业有限公司敢为人先,开发出一系列高品质的秋茶,并成功注册"秋老白"茶叶商标,实现了秋茶资源利用的品牌化,也实现了茶农受益的最大化。在日前举办的大别山绿色农产品产销会上,"秋老白"犹如一匹黑马,在林林总总的名茶中脱颖而出,以独特的魅力夺得金奖!河南大红堂茶业有限公司的实践告诉我们,深度开发利用好秋茶资源,拉长茶叶产业链,是一条茶农增收、茶产业增效的捷径。推进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进一步提高效益,就必须把夏秋茶资源利用好。
 
  "春茶苦,夏茶涩,好喝还是秋老白。闻在鼻尖香香的,喝在嘴里淡淡的,进入舌苔甜甜的,咽进肚里爽爽的。沁入肺部能润肺,肝部吸收能清火,喝进肠胃能排毒,融在血管能降压。它的好处说不尽,堪称养生第一品……"

  这是在大别山区广为流传的民谣,它表达了人们对"秋老白"茶充满了溢美之情。

  可惜的是,这首昔日令人耳熟能详、脍炙人口的民谣,似乎被人们遗忘了。30多年的秋天里,几乎听不到一声采茶歌了,充满生机的茶山因为人迹罕至而倍显冷清与僻静。

  忽然有一天,在秋天清冷长达30多年的茶山一下子沸腾起来,不仅荡起了漫山遍野的采茶歌,而且还洋溢着沁人心脾的茶香。更让人叫绝的是,这里的秋茶恢复了它的本来面貌,没有别的高雅学名,就叫"秋老白",而且以此为名成功注册了商标。仅有"注册"这些"表面文章"是不够的。开发"秋老白"的企业和它旗下的茶农受益匪浅,每亩茶园较往年增收300多元。

  它的意义远不在于一个企业、一群茶农的收益丰寡,而在于它以鲜活的事实告诉人们:秋茶也有春天!它的启发意义在于:秋茶开发,大有作为;它的标本作用是:引领一方茶农重视秋茶,带动一批茶企发展秋茶,拉长茶叶产业链条……

  谁持彩练当空舞、把名不见经传的"秋老白"登堂入室,打造成茗界精品?他又有着何等的匠心慧眼、何等的神来之笔、何等的神使天工?让我们走进河南大红堂茶业有限公司和固始县黄岭茶叶专业合作社,走进黄岭巍峨叠翠的大山深处,走进数百茶农心中,探寻"秋老白"的前世、今生和未来……
  佳茗天成"秋老白" 藏在深山人未识

  何谓"秋老白"?很简单,就是秋茶的别称。它绝就绝在一个"白"字上,白指的是白露。白露是24节气之一,此时气温开始下降,天气转凉,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每年公历的9月7日前后是白露。而白露之美的关键就在于"露".

  露是由于温度降低,水汽在地面或近地物体上凝结而成的水珠。到了白露,清晨的露水随之日益加厚,凝结成一层白白的水滴,所以就称之为白露。俗语云:"处暑十八盆,白露勿露身。"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处暑仍热,每天须用一盆水洗澡,过了十八天,到了白露,就不要赤膊裸体了,以免着凉。还有句俗话:"白露白迷迷,秋分稻秀齐。"意思是说,白露前后若有露,则晚稻将有好收成。

  说到白露,爱喝茶的人都十分青睐"白露茶",此时的茶树经过夏季的酷热,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长的极好时期。白露茶既不像春茶那样鲜嫩,也不像夏茶那样干涩味苦,而是有一种独特甘醇清香味,尤受老茶客喜爱。再者,家中存放的春茶已基本"消耗"得差不多了,此时白露茶正接上,所以到了白露前后,有的茶客就托人买点白露茶。俗话说"春水秋香",白露茶极具"秋水、秋香、秋色"的特征。这里的白露茶,就是我们所说的"秋老白".

  然而,曾几何时,秋茶却无人问津,大片的茶山无人采,大量的茶农无事做。究其原因:一是秋茶生产成本过高,特别是采摘环节,生产出的茶叶甚至于不足以支付采摘的费用;二是生产工艺上不去,致使秋茶的质量上不去,最终使其价格低靡;三是受外地市场茶叶的冲击,使本来不景气的秋茶收益雪上加霜。

  于是,昔日为人所熟知的秋茶,冷寂了30多年而藏在深山人未识。

  天生丽质难自弃 千呼万唤"秋老白"

  一向为人们所青睐的"秋老白"难道真的如此分文不值了吗?"秋老白"真的没有出路了吗?

  有个人不服气。他,就是河南大红堂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峰。

  一系列的市场调查,使他坚定了信心:秋茶市场,前景广阔!

  首先,他从一个流传亘久的民间俗话中找到了"灵感":"一年之茶在于秋".是啊,秋茶占有70%的茶青资源,是红茶、砖茶、溶茶等优质茶品的材料来源。

  科学的检验结果使他欣喜地看到,秋茶品质并不差:秋季有利于茶树芳香物质的合成,秋茶的香气往往会有好的表现。秋茶长出的新叶并不比春茶质量差,炒制出来的茶叶香型独特,韵味悠长,与春茶相比各有特色。而且秋茶制作种类多,制出来的茶叶式样不同,品味不同,适应于不同茶客的口味,在茶叶市场占有较高的身价和地位。

  科技进步,一日千里。他预见到,通过"三改",秋茶成本可以降:一是改进生产工艺,引进采茶机械设备,部分取代人工采摘;二是改良茶种,用科学手段改良土壤结构,使茶叶优产、高产;三是改革夏秋茶生产思路,从制作大众茶转变到制作名优茶上来。这样一来,虽然产量有所减少,但价格可以提升一倍甚至几倍,效益十分可观。

  他发现,相比之下,秋茶市场也不赖:前几年绿茶高速增长时,很多茶企对增幅预估过于乐观,到春节就面临断货,特别是在近两年,一些茶企出现不同程度的短库。可以说,春茶只能满足春夏两季的市场需求,而秋茶维系的则是秋冬两季乃至仲春以前的市场需求,足以与春茶平分秋色。

  站得高,才能望得远。事实证明,秋茶还可以跨出国门挣外汇:它是出口茶叶最好的原材料,国外饮茶并不像国内讲究那么多茶文化,他们喝的是个茶味。在出口市场,茶就是个大众饮料,就像国际上有名的英国立顿,就是通过各种品种的茶叶拼配出来的产品。因此,在我们掌握着全球近70%的绿茶资源的前提下,完全有可能把春茶、夏茶、秋茶全部利用起来,配出符合各种标准的茶叶产品。据了解,国内从事茶叶出口贸易的企业,每年出口的茶叶在数百万吨左右,仅靠春茶远远不能满足其出口订单,所以,这些企业采用夏秋茶弥补了近70%的缺口。

不仅如此,生产秋茶有助于茶树的"新陈代谢"和茶质的优化。科学实践证实,白露前后,采摘"秋老白"有利于养树越冬,也有利于茶质的优化。

  天生丽质难自弃,千呼万唤"秋老白".张海峰决心剑走偏锋,竭尽全力开发秋茶,只有这样才能做大做强茶产业,才能更好地造福于万千茶农,使"茶乡情歌"一年四季唱不停。

  茶界新秀挥梦笔 茶山遍起秋风歌

  或问:张海峰何许人也?这个问题不难回答,他的名片上说的很明白:河南大红堂茶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固始县黄岭茶叶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在固始茶界,如果论资排辈,张海峰是个新兵;但是在茶文化底蕴上,他又是个后来居上者。

  2009年,张海峰抓住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的发展机遇,联合武庙集镇黄岭村的村民组建了固始县黄岭茶叶专业合作社,把闲置的5000多亩荒山,全部改造成无性系良种茶园。他致力于科技兴茶,在茶园的田间管理上,他全部施用有机肥,杜绝所有化学肥料及农药;在采茶工艺上,他率先组织专家现场指导采摘技艺,从哪处掐掉最为合适,今天该采的绝不留明天,该明天采的绝不信手摘来,枝片大的绝不跟小的放在一块,叶片完整的绝不与碎的掺杂在一起;在加工制作上,机械化生产率达100%;在产品包装上,他精于设计,力求生态环保、美观大方,富丽堂皇且又贴近大众。他致力于改进生产设备,购进了蒸气杀青机、干茶冷藏库等先进设备,已取得"QS"质量认证,并拥有自主品牌。

  经过几年的艰苦创业,他的大红堂茶业公司迅速崛起,被市政府授予全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称号,成为固始茶业界的翘楚。然而,张海峰没有止步于此,他要剑走偏锋,把秋茶这个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鸡肋"开发成"香饽饽".

  可是,当张海峰把这一想法告诉朋友时,却遭到众口一词的反对,他们纷纷说:"秋茶利润比纸薄,弄不好还赔本。"

  不过张海峰的想法得到了武庙集镇党委、镇政府和固始县特产局的大力支持。武庙集镇是固始山区面积最大的乡镇之一,茶园面积最大,全镇达4万多亩。前些年,当春茶加工基本完成时,各茶叶生产厂家的生产也就偃旗息鼓了。没有销路的鲜叶自然无人采摘,茶农只有眼睁睁地看着银子化成水。放大到固始全县,普遍存在"春茶大张旗鼓,夏茶小打小闹,秋茶无人问津"的生产状况。茶叶产业在一定程度上成了茶农的副业,由此导致部分茶农对茶叶发展信心不足,影响了茶叶产业整体发展水平。

  如何尽快改变茶叶企业"只生产春茶"的状况,成为摆在各级党委、政府面前的一件大事。据测算,仅武庙一地,全镇的秋茶生产,能够为茶农提供2000多万元的收入。以黄岭村为例,该村现有茶园近万亩,如果能够利用好夏、秋季的茶叶资源,全村农民的现金收入可增加300万元左右,可实现人均增收2000多元。

  可以说,张海峰的想法,也想到地方政府的心窝里去了。为了支持大红堂茶业公司发展秋茶,县特产局派去了茶业技术专家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武庙集镇政府则全力以赴协调茶叶生产环节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在县乡两级的大力支持下,大红堂公司双管齐下,开始了秋茶开发的梦想:

  --投入专项技改资金,扩建了2000多平方米生产车间,采用先进生产制作技术。同时,辟出手工制茶车间,抢救性恢复了传统的手工制茶工艺。

  --实行精细化生产。张海峰深知,过去,秋茶之所以被人束之高阁,主要因为它还有一个别名:"老天飞".这个名字,尽显秋茶的粗、陋、土、俗等贬义的一面。在某种程度上,秋茶也就是粗茶的别称。深谙此理,张海峰决心实行精细化生产,完全摒弃过去那一套的生产工艺和经营理念,用优质的鲜叶材料和先进的生产设备,把秋茶打造成为精茶、细茶、条茶、尖茶。此举,使过去一度被人"遗忘"的秋茶迅速走俏市场。

  千酝百酿出芬芳。经过两年多的摸索和实践,大红堂茶业公司终于生产出茶中奇葩--固始秋茶。品茶的人都说,它一点不亚于春茶:观其形,白毫显露,可与毛尖媲美;嗅其香,郁馥扑鼻;观其色,清新淡雅;尝其味,绵甜爽口。饮量虽不多,但能齿颊留香,喉底回甘,令人心旷神怡,别有情趣。

  经科学技术检验证明,大红堂公司开发的秋茶不含影响人体睡眠质量的咖啡碱等成分,富含各种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具有降脂、降压,促进血液循环、抗癌、抗衰老、增强免疫力等功效,长期饮用有益于身心健康。茶叶虽然生产出来了,张海峰更注重的是品牌建设,深度挖掘秋茶文化。他未雨绸缪,做好了秋茶的商标注册工作,并为其取了一个通俗、典雅、准确的名字:"秋老白"!

  一个通俗易懂的"秋老白",恢复了多少茶博士和"瘾君子"的记忆,使人们听了有种亲切感,喝了有种归真感,饮了有种留恋感,注定了它成功的必然性。

  2012年,大红堂茶业公司累计生产"秋老白"20000多斤,实现了一炮成功。尤为可喜的是,其价格也上去了,直与春茶相接近!由于"秋老白"品质好,广为人们所接受,其销路之畅也自不待言,目前已经远销到郑州、湖南、湖北、四川等地。

  浑身是宝可入市 茶园焕发"第二春"

  9月的一天,秋风萧瑟。大红堂茶业公司的茶叶生产车间仍然是机声隆隆,非常热闹,工人们正热火朝天地忙碌着。在公司的大院里,秋天里的萧条景象不再,茶农正将一挑挑、一篓篓秋茶鲜叶往车间送。不远处的茶园,在薄薄云雾的滋润下,愈发地绿了,这层层叠叠的绿让人好是欢心。没有人相信,现在是秋天。

  因为"秋老白"的问世,给黄岭山村人的生活带来了结构性的变化。40年来,老茶农刘当贵第一次在处理完春茶后留在家里。以前,他总是在春茶上市期间在家待一两个月,然后又背起行囊外出干活。在一个农家房舍里,60多岁的刘当贵说:"今年秋茶卖得不错。尽管因为春茶干旱减少了收成,但茶叶的总收入比去年差不多增加了三成。"

  "秋老白"的上市,使武庙集镇的茶叶市场活了起来。今年的武庙集镇,秋茶上市时节,到固始武庙集镇购茶的茶商每天都有数十人次,以往此时生意萧条的茶叶市场顿时活跃起来。
 受秋茶丰收的鼓励,武庙集镇放开手脚发展茶产业。"到2015年,全镇茶园面积将达到5万亩,实现产值1.5亿元。"武庙集镇党委、镇政府的领导认为,"发展茶叶的重中之重,就是通过提高管理水平,在单产上做足文章。通过对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单产的提高,让农民获得更多的经济收入,而单产提高的主要来源就是夏秋茶。"

  如何让"秋老白"这个品牌发挥应有的效益?一位茶界人士提出这样的设想:对茶场进行整合,使茶叶产业"同奏一个调、共扛一面旗",同时,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发挥品牌优势,把茶乡的秋茶统一到"秋老白"这个品牌上来,可使效益最大化。

  不仅仅在武庙集镇,在固始,一些茶企老板坐不住了。以前他们只注重毛尖生产,虽然保质期比较长,但如果时间放长了品质也要降低,好茶成了陈茶,库存量太大的话风险也太高。与其这样,不如腾出手来,发展秋茶。县特产局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在严峻的市场压力下,固始茶叶必须因地制宜走升级之路,打品牌,做深加工,延长产业链,提高茶产业附加值。秋茶加工得好、挖掘得好,市场尤为广阔。固始可采茶的面积达到9万亩,仅"秋老白"一项,可以使每亩增加300元纯收入,为此,全县的茶农和茶企可以增收2700万元以上。

  秋茶走红期可待 幽谷兰开盼东风

  置身于黄岭万亩生态茶园中,张海峰极目远眺,踌躇满志:下一步,他将要做大做强"秋老白"品牌,使之更好地造福于广大茶农。但是,他的这个豪情壮志为一些现实问题所困惑。

  困惑之一:茶业是一个"投资大、见效慢、周期长"的产业,巨大的投入往往多年得不到回报,这样给企业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困惑之二:茶叶生产发展条件不容乐观。茶叶多生长在山高水远的地方,绝大多数地方不通路、不通电、不通水,莫说是生产,就是在这里生活,也都举步维艰。因为没有路,群众盖房子,一块砖头运上山,竟也要价2块钱!民生之多艰,可想而知,更何况企业呢?

  困惑之三:人们对秋茶的认识不够深刻。在大多数人眼里,秋茶依然没有什么价值可言;在开发秋茶上,大家都畏首畏尾,裹足不前……

  但是,令张海峰弥足欣慰的是,秋茶开发已经引起了地方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时下,就夏秋茶产业发展问题,固始县委、县政府初步形成了系统的调研材料,有关涉农部门正在研究相应的发展方案,各茶叶生产乡镇也在出台支持夏秋茶发展的优惠措施,茶叶生产企业和茶农开始对秋茶产生了强烈的兴趣!

  特别是在大别山绿色农产品展销会上,在大红堂茶叶公司展厅,中共信阳市委常委、固始县委书记焦豫汝亲切接见了张海峰,勉励他放开手脚发展夏秋茶,深情寄语他要以"秋老白"茶开发为先机,把固始的夏秋茶产业做大做强,形成独具特色的产业体系。

  "山雨欲来风满楼,幽谷兰开有熏风"!不久的将来,固始秋茶一定香飘大别山,红遍淮河畔。

  相信,有各级党委、政府的对茶产业的高度重视,有开放灵活的茶产业政策,有优越的发展环境,有千千万万茶农的大力支持,有市场对"秋老白"的需求,张海峰那"秋老白"的"飞天梦想"不难实现,他的茶产业也一定会在务实、创新中发展壮大……

2022-05-03 15:38:2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