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扬州“绿杨春”能否傍上国际品牌?

发表于:2025-01-21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21日最后更新扬州“绿杨春”能否傍上国际品牌?<,最近正是各地新茶上市时节,记者昨天在扬州星巴克看到,精致包装的苏州碧螺春袋泡茶吸引了年轻消费群体关注。据了解,这并非春季新茶,却卖到900多元/斤。有业内人士提出,扬州"绿杨春"茶叶的市场开拓能否傍国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21日最后更新扬州“绿杨春”能否傍上国际品牌?。

  

  最近正是各地新茶上市时节,记者昨天在扬州星巴克看到,精致包装的苏州碧螺春袋泡茶吸引了年轻消费群体关注。据了解,这并非春季新茶,却卖到900多元/斤。有业内人士提出,扬州"绿杨春"茶叶的市场开拓能否傍国际品牌?

  本地行情

  碧螺春新茶售价不如绿杨春

  记者发现,该商家碧螺春绿茶包装上都显示生产日期为2012年。随后,记者走访市区一些茶叶店看到,比起龙井、绿杨春,苏州碧螺春并没有被放在茶叶店显眼的位置。等到记者询问后,老板们才表示有货。"最好的绿杨春卖到1780元/斤,碧螺春的新茶也有,最好的卖到1390元/斤,但并不是本地茶客特别喜好的品种。"望月路一家茶叶店的张老板介绍。

  不过,扬州市茶叶协会会长高山听了记者介绍后表示,"绿杨春全年平均售价为300元/斤,这种包装的碧螺春只是保鲜茶,能卖到绿杨春均价3倍价钱,的确值得思考。"

  扬城超市

  几乎看不到绿杨春的身影

  记者还发现,在春茶热卖的时节,超市里几乎看不到绿杨春的身影。尽管本地市场上,碧螺春比不上绿杨春的销量,但与谢馥春等老字号迅速扩张门店走出扬州相比,本地名茶绿杨春的步伐却有些迟缓。

  "在1993年,我们的绿杨春在扬州100多个商店都有出售,到2006年时无奈逐渐撤场。"高山介绍,"这主要是超市和商场为了满足顾客舒适度,纷纷装上了空调,冬季室内也很暖和,但对茶叶来说高温的保管条件下,特别容易变色变质。"

  据了解,绿杨春除了春茶外,目前为了避免夏秋茶农残超标砸了自家招牌,其他季节的绿杨春普遍为保鲜茶。保鲜绿杨春的存储温度要求为0℃以下,"不管是碧螺春还是绿杨春的保鲜茶,即便是真空包装也会变质,也就是说必须冷藏,现在超市的进场费高,冷柜保存的后期费用也高,一旦保存出现问题还会砸了自家招牌,得不偿失。"高山表示。

  业内思考

  绿杨春能否傍国际品牌?

  碧螺春作为苏州地产名茶,可以选择与商家合作引起年轻一族关注,作为扬州老字号的绿杨春能否也将这种模式作为出路呢?对此,高山表示,绿杨春作为全国第二批中华老字号,在发展扩张与招牌维护上的确存在矛盾。

  "扬州绿杨春定位消费人群为30岁以上,碧螺春的这个操作确实能够培养更年轻的消费人群。"高山表示,扬州茶叶市场目前的现状是自产自销。

  据茶叶协会统计,全市3万亩茶田,每亩产量30斤,全年产量只有90万斤。"目前我们开设的网店销售占比只有5%,其余几乎都在本地销售,产量仅够供应本地市场,这是限制绿杨春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高山介绍。

  专家建议

  老字号可搭乘国际化快车

  那么我市老字号绿杨春该如何进一步拓展自身市场?昨天,扬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黄杰针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国际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后,都会根据中国人的习性加入中国产品,一方面开拓市场,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自身产品。"黄杰表示,其实这对于中国本土品牌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把这些企业作为品牌经营的一个载体,作为向外开拓的一条途径。"

  黄杰表示,现在扬州像绿杨春这样的老字号,与其他大城市的老字号相比,品牌效应上还仅是局部区域,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各种载体,如旅游、影视、网络等,进行品牌的强强联合和融合,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把扬州的老字号品牌从区域性的做成国际的。"当然这个过程还是会比较漫长的。"黄杰表示,但是最本质的还是做好品牌的塑造和精细化的管理,这样才能够让老字号走得更远。记者 屠明娟 何晶

  【专家建议】

  老字号可搭乘国际化快车

  那么我市老字号绿杨春该如何进一步拓展自身市场?昨天,扬州大学商学院副教授黄杰针对这一问题,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国际品牌在进入中国市场后,都会根据中国人的习性加入中国产品,一方面开拓市场,另一方面也可以丰富自身产品。"黄杰表示,其实这对于中国本土品牌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可以把这些企业作为品牌经营的一个载体,作为向外开拓的一条途径。"

  黄杰表示,现在扬州像绿杨春这样的老字号,与其他大城市的老字号相比,品牌效应上还仅是局部区域,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好各种载体,如旅游、影视、网络等,进行品牌的强强联合和融合,在不久的将来就可以把扬州的老字号品牌从区域性的做成国际的。"当然这个过程还是会比较漫长的。"黄杰表示,但是最本质的还是做好品牌的塑造和精细化的管理,这样才能够让老字号走得更远。


2022-05-03 15:28:0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