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趋势

海南苦丁茶为何尝了“苦头”?

发表于:2025-01-21 作者:创始人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21日最后更新海南苦丁茶为何尝了“苦头”?<,海南冬青科苦丁茶。头顶"博鳌亚洲论坛唯一指定茶礼"、"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诸多桂冠,海南省的特色名片---"海南苦丁茶",自2010年10月起却经历了一次自产业兴起以来最大的危机。一纸通知苦丁茶产业"
茶饮趋势编辑 2025年01月21日最后更新海南苦丁茶为何尝了“苦头”?。

海南冬青科苦丁茶。


  头顶"博鳌亚洲论坛唯一指定茶礼"、"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诸多桂冠,海南省的特色名片---"海南苦丁茶",自2010年10月起却经历了一次自产业兴起以来最大的危机。

  一纸通知

  苦丁茶产业"尝苦头"

  这场危机起源于2010年10月8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一份通知。在海南省茶叶协会记者看到,这份编号为"国质检食监函〔2010〕716号"的通知中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和《关于进一步规范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通知》(卫法监发〔2002〕51号)的规定,罗布麻、苦丁茶、绞股蓝、银杏叶属仅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即日起,含上述成分的代用茶,不做为普通食品管理。各省局不再受理企业的此类申请。对已取得生产许可证的企业,许可证到期前要提前通知企业,生产含上述物质的食品应向其他有关管理部门申请。"

  省茶叶协会秘书长陈世登告诉记者,按照这一规定,海南全省所有生产和经营苦丁茶的企业,从通知发布之日起就必须立即停止生产经营,然后按照卫生部2007年颁布实施的《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从苦丁茶的安全性评价开始,启动卫生许可证的申报办理,获得批文后才能重新生产经营。

  "按照相关管理规定,即使申报过程十分顺利,从开始申报到获得'卫食新准字'号批文,全过程都要持续几年时间。"陈世登向记者详细结识了申办过程:"首先要按照卫生部的《新资源食品安全性评价规程》以及相关技术规范和标准,对苦丁茶进行包括安全性在内的各项科研评估,完成后汇总资料数据报卫生部,进入审批程序。而新资源食品具体审批是按照《卫生行政许可管理办法》和《健康相关产品卫生行政许可程序》等有关规定进行的,其中又分为技术审查和行政审查两大环节。其中除了行政审查有最长30天的答复期限外,其他环节都是没有具体的办理期限的。其间,海南省所有苦丁茶产品都不能生产及营销,更不可能出口。"

  据了解,质检总局通知发布之时,海南正规的苦丁茶生产企业约有存茶2000多吨,价值近3亿元;销售企业仅已制作好的外包装就价值1000多万元人民币。随着外销各地的苦丁茶产品被强制下架、封存,一些种植企业投入几千万元经营的生产基地陷入困境,茶农开始含泪砍挖茶树、生产销售企业大量裁员下岗。海南省精心培育多年,正蓬勃发展的苦丁茶产业,瞬间"尝到苦头"。

  一个遗憾

  眼睁睁地看着产业萎缩

  说起海南苦丁茶的兴起,研究和推进苦丁茶产业已20余年的海南大学农学院苦丁茶研究所所长刘国民教授侃侃而谈。在上世纪90年代,他在保亭、白沙及五指山地区进行科考时,发现了海南野生苦丁茶树。他发现的野生苦丁茶树种群最集中、数量也是当时全国最多的。最高的一棵野生苦丁茶树高45米,也是全国最高的,树干最粗处树围达2.35米。这些发现奠定了海南苦丁茶在全国的地位。

  在刘国民教授看来,海南苦丁茶产业此次面临的危机,并非没有征兆,"国家对新资源食品进行管理并不是个新问题。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一些新的物品被开发出来成为新资源食品。这其中有的被认定为普通食品,比如魔芋、刺梨、蚕蛹等,有些既是药品也是食品,比如蒲公英、胖大海、鱼腥草等。定位不同,对应的食品安全性检测要求也不同。当宏观政策出现调整时,政府应当牵头积极主动应对。"

  据了解,同样拥有庞大的苦丁茶产业,同样面对国家质检总局的通知,四川省由于积极主动应对,当地苦丁茶产业不仅没有萎缩,反而在海南苦丁茶出现危机时抓住机遇快速抢占市场份额。

  刘国民告诉记者:"国家质检总局的通知发布后,四川省宜宾市马上从全国各地组织专家召开研讨会,把我也请去出具苦丁茶安全性评估报告。当地的苦丁茶主产区筠连县领导多次开会研讨应对方案,通过四川省卫生厅向卫生部提交了相关申请。"

  在国家质检总局的通知下发几个月后,四川省卫生厅就向卫生部提交了《关于调整木犀科粗壮女贞苦丁茶为普通食品的请示》(川卫函〔2011〕440号),并附上了详细的科研报告。2011年,卫生部就依据《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第十五条"根据新资源食品使用情况,卫生部适时公布新资源食品转为普通食品的名单"等规定,以卫监督函〔2011〕428号文件回复称:"我部同意木犀科粗壮女贞[Ligustrumrobustum(Roxb.)Blum.]苦丁茶为普通食品。"

  化危机为机遇,获得卫生部批复的第二年,四川苦丁茶产业实现跨越式飞速发展,仅宜宾筠连县,苦丁茶年产值就突破2亿元,茶农达10万人。"筠连苦丁茶"当年品牌价值达3.99亿元,并获四川省著名商标荣誉称号。筠连县也成为"中国苦丁茶之乡"。

  "而在海南,相关企业却持观望态度,都有等着别人申请、自己搭车的心态,相关政府部门也没有主动牵头组织研究对策,没有及时向卫生部申请把海南苦丁茶列入普通食品名单,导致长达两年的时间里,眼睁睁地看着产业萎缩,真是令人痛心。"说到这里,刘国民略显激动。

  一个探讨

  海南苦丁茶是茶饮还是药饮

  四川的苦丁茶获得了国家"普通食品"认定,海南苦丁茶不能借用这一认定吗?

  刘国民教授从专业上向记者进行了解释:"苦丁茶"是我国民间一大类代茶饮品或保健饮品的统称,并非特指某一种饮用植物的产品。据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多年考察与统计,目前我国一共有35种植物在民间被称为"苦丁茶",分别在当地饮用,饮药两用,或仅作药用。其中作为大众化的饮料食品,并大规模产业化种植的,主要有苦丁茶冬青和粗壮女贞苦丁茶。海南苦丁茶属于前者,而四川的属于后者。因此,粗壮女贞苦丁茶被调整为普通食品,海南苦丁茶并不能就此"搭车"。

  刘国民同时强调:"正是由于'苦丁茶'存在异物同名的情况,所以某种'苦丁茶'是否能作为普通食品进行卫生管理,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应该针对某一个具体物种的实际情况加以区别对待,不可一概而论。有的'苦丁茶'植物,就只能短期作为药材使用,如长期饮用有可能产生副作用。如日本毛女贞苦丁,长期饲喂小白兔会引发肾盂肾炎;而育龄期妇女长期大剂量饮用枸骨苦丁,有可能导致绝经绝育。"

  据了解,按照卫生部《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规定,"新资源食品"是指"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从动物、植物、微生物中分离的在我国无食用习惯的食品原料;在食品加工过程中使用的微生物新品种;因采用新工艺生产导致原有成分或者结构发生改变的食品原料。"。

  海南省著名苦丁茶生产企业---品香园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庄洽元认为:"冬青科苦丁茶广泛分布于我国的广西、四川、海南、广东、湖南(南部)、福建(局部)以及云南等省份。冬青科苦丁茶这个学名就是由我国著名冬青科植物分类学家、厦门大学生物系曾沧江教授命名的。苦丁茶在史书上称为皋芦、瓜芦,最早见文字记载的是东汉年间成书的《桐君录》,'亦似茗,至苦涩,取为屑,茶饮,亦通宵不眠'。这表明,几千年前我国民间就已把苦丁茶冬青产品作为普通饮品,是茶饮,而不是药饮。而且在国家《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颁布之前10多年,湖南农业大学陈兴琰教授等人又重新对苦丁茶进行了详尽的考证。这都说明苦丁茶不是新资源食品。"

  "而且以苦丁茶冬青叶片制备的苦丁茶,在我国已有2000多年的生产和饮用历史,至今没有出现过任何因饮用苦丁茶冬青产品产生毒副作用的文献记载。现代科学技术也多次证实苦丁茶冬青叶片中含有多种有益于人体的成分。最近20多年,冬青科苦丁茶的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不同品牌的冬青科苦丁茶产品300多种,全国各大中城市均有销售,而且已出口欧盟和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韩国、日本等国家和地区,安全性在实践中得到广泛验证。"

  刘国民说:"苦丁茶存在严重的同物异名、异物同名和一物多名现象。质检总局的通知中提到苦丁茶,却未明确指定原植物的拉丁学名。"在卫生部来海南调研时,他曾建议:"在对苦丁茶进行食品管理时,应指出具体苦丁茶产品原植物的拉丁文学名。"

  一次转机

  海南苦丁茶有望走出危机

  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海南苦丁茶已经成为海南省一张靓丽的特产名片。许多内地游客来海南购买旅游特产,除椰子产品外,就是"海南苦丁茶"了。最近10多年来,海南苦丁茶行业已培育出"椰仙牌"等名牌苦丁茶产品。由澄迈万昌苦丁茶场出品的苦丁茶系列产品,也被博鳌亚洲论坛秘书处指定为2004年年会唯一指定的茶礼品。而"澄迈苦丁茶"也于2006年被国家质监总局批准为地理标志产品。

  依托品牌,海南苦丁茶冬青的种植、加工、销售和出口贸易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和产业链。据统计,目前海南苦丁茶种植面积已超过1万亩,年产值达3亿多元人民币,相关企业有100多家,从业人员近万人,不仅是海南省主要的旅游特色农产品之一,更在推动农业产业调整、促进农民增收上发挥着重要作用。

  澄迈万昌苦丁茶厂总经理郑国忠表示:"海南苦丁茶不被认定为普通食品,就无法申请食品生产QS批号。要生产就必须去申请保健品或药品批号。但在目前政策环境下,国家对保健品和药品的审批日趋严格,每年审批的中药新药只有10个左右,申报保健品批号门槛也越来越高,需要大量投入。这对苦丁茶厂这类农业企业而言,基本上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这样一来,正规海南苦丁茶就成了没有身份的产品,而民间小作坊散装交易还可以,想要向工业化、品牌化发展基本不可能了。全省苦丁茶产业可能面临全军覆没的风险。"

  据了解,拥有"椰仙"、"兰贵人"等知名品牌的澄迈万昌苦丁茶厂,去年已经给省卫生厅提交了《关于调整冬青科苦丁茶为普通食品的请示》,请求向卫生部申请调整冬青科苦丁茶为普通食品。卫生厅已经在去年随后向卫生部去函,请求将调整冬青科苦丁茶为普通食品。同时省茶叶协会和茶叶学会也向国家卫生部提交了正式申请。

  今年1月6日,由卫生部卫生监督中心、卫生监督局、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中国药用植物研究所、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所等专家共同组成调研组,对海南省冬青科苦丁茶管理、生产及经营等有关情况进行调研。

  25日,省茶叶协会负责人告诉记者,卫生部有望于近期下发关于调整海南苦丁茶为普通食品的文件。

  一些反思

  海南苦丁茶危机暴露出什么

  海南苦丁茶此次遭遇的困境即将过去,但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海南苦丁茶在这次危机中暴露出的企业各自为战、政策引导缺位以及科研后继乏力等问题,都值得业界深思。

  据了解,在卫生部组织的四川省、海南省两次"苦丁茶调整为普通食品"的论证中,刘国民从学术角度的证明均起到了关键作用。陈世登表示:"万幸的是,海南省有一个国内外唯一的从事苦丁茶科研和产品开发的研究机构,有一个潜心研究苦丁茶20多年的权威专家,用详实的数据和研究改变了卫生部的决定。"

  然而,这个开创并用科研成果支撑了海南省苦丁茶产业的研究机构,现实中却让人有"寒酸"之感。4月25日记者在海南大学苦丁茶研究所看到,在一片不到6亩的小院内,海南省乃至全国最大的"苦丁茶种质资源圃"容身其间。刘国民和妻子则因为家里房子漏水,就住在苗圃的工房里开展研究。

  据了解,现在的苦丁茶研究所是两年前搬迁过来的,搬迁过程中损失了1/4的种质资源,目前的25个物种855份苦丁茶种质资源,是刘国民跑遍全国12个省份的深山老林采集回来的。为了建设新苗圃,刘国民教授两年来自己垫付了10多万元。

  刘国民说:"还有两年我就退休了,我最大的梦想就是能把35种苦丁茶种质资源收集全。苦丁茶的利用研究越来越广泛,我已经发现一些优良品种,可以将现在的产量翻一番,还有些品种保健作用非常突出。但进一步的研究都需要人来做,但因为没有编制和经费支持,现在研究所就我一个人,连个助手都找不到。研究人才青黄不接,海南的苦丁茶研究怎么办?"

  "科研后继乏力还只是一个方面。政府和行业龙头企业在这次危机中的应对反应,也应当引起反思。"刘国民直言不讳:"产业发展好的时候,很多企业傍着'海南苦丁茶'的牌子赚钱,有的还从省外买来茶叶,包装成'海南苦丁茶'卖高价。出现产业危机后,又不愿意牵头应对,总希望别人投入资源解决问题、自己搭车享受。不到产业全军覆没的最后关头,都不愿意合作,这样怎么能把产业做大?"

  "在苦丁茶产业的发展中,客观地说,地方政府在扶持龙头企业时,在很多具体问题上给予了大力支持。但从这次的危机看来,除了苦丁茶,海南还有沉香等很多可以大力发展的热带植物品种,都有形成大产业的潜质。"刘国民认为:"借鉴苦丁茶危机的前车之鉴,有关部门更应该从宏观层面上,在基础科研支撑、宏观政策研究、产业规划制定、税收土地政策上倾注更多的精力和资源,确保相关产业长远健康发展。"(记者 郭嘉轩)

2022-05-03 15:23:41
0